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新聞頻道 > 醫(yī)療服務 > 健康講座 > 浙醫(yī)二院精神科2016年6月18日下午將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浙醫(yī)二院精神科2016年6月18日下午將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2016-06-17 來源:健客網社區(qū)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世界衛(wèi)生組織1948年就重新定義健康概念:“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不體弱,而是要有生理、心理、社會的完美狀態(tài)?!?/div>

  藏在軀體癥狀背后的情緒問題

  隨著社會變遷,節(jié)奏加快,現代人深感壓力山大,為生活整日奔波勞碌,有些人就會出現長期的軀體不適,如頭痛、背痛、腹痛等全身多處疼痛,及頭暈、口干、疲乏等,他們輾轉多個科室,經醫(yī)生體格檢查和醫(yī)學儀器檢測卻沒有發(fā)現明顯的相應病灶,患者則為之痛苦不已,寢不安眠,食不知味,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這些軀體不適的背后或許正潛藏著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而這些也許和生活壓力和遭遇的生活事件密切關聯。

  請先來看一則《焦點訪談》播放的醫(yī)療故事。

  2016年6月6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播放了一段“黃老伯花了2萬元沒查出來自己究竟患何病,家庭醫(yī)生花200元就治好了”的內容??催^節(jié)目的觀眾,腦子里問題一大堆:黃老伯到底患了什么病?為什么花了2萬沒查出來?為什么最后200元就治好了?怎么治的?

  一、什么是健康

  首先,我們先來確定黃老伯到底有無疾病。如果有,為什么2萬元都查不出來?如果沒有,為什么“全身疼痛,夜不能寐”。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首先確定什么是“健康”。曾經的概念認為所謂健康,就是“身體健康”,也就是“用客觀檢查的手段找不到有病的證據”,黃老伯花了2萬元,“首先到三甲醫(yī)院心內科做心臟全面檢查,但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心臟沒有問題。胃醫(yī)生看了沒有什么大問題又去看膽囊,我這個片子,上腹部、下腹部都是,加強CT都做過,都沒有問題”。從身體健康來看,黃老伯是健康的。但是,黃老伯卻仍然感覺到全是難受,又怎么解釋呢?

  其實,世界衛(wèi)生組織1948年就重新定義健康概念:“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不體弱,而是要有生理、心理、社會的完美狀態(tài)。”,從這個角度來講,健康應該是“1、用客觀檢查的手段找不到有病的證據;2、心理舒適,無主觀不適的感覺;3、無社會公認的不健康的行為”。用這個概念來看,黃老伯雖然檢查結果都正常,但他情緒有不佳,有主觀不適的感覺(全身疼痛,夜不能寐),并反復就醫(yī)檢查,所以,他不是健康的,應該是患有某種疾病。

  那么黃老伯到底得到是什么怪病呢?

  二、什么是精神疾病

  一說到精神疾病,大家腦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瘋瘋癲癲的那些“神經病”,誤以為精神疾病就是神經病,其實“神經病”和“精神病”真不是一回事,老百姓口中的“神經病”是一種嚴重一點的精神病,屬于精神疾病范疇,而真正的“神經病”在醫(yī)學分類中屬于“神經系統(tǒng)疾病”,那是身體疾病,是身體的神經系統(tǒng)(如腦神經壞了,聽說過中風、癱瘓嗎?如周圍神經損傷,聽說過坐骨神經痛吧?。┏鰡栴}了,那是用醫(yī)學儀器能檢查出來的身體疾病?。【窦膊∈呛托睦頎顟B(tài)有關的一類疾病,有點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他的范圍非常廣泛的,包括了精神分裂癥、急性短暫精神病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恐懼癥、軀體形式障礙、神經衰弱、應激障礙、睡眠障礙、性心理障礙、多動癥、人格障礙等等。目前精神疾病在我國的患病率約為16.5%,其中精神分裂癥僅僅為1%!而焦慮障礙大概為5%左右,抑郁癥大概為4.5%。很多人說,瞎掰吧,沒有這么高吧!那是很多人不太清楚抑郁癥、焦慮癥很多的表現方式不只是情緒癥狀,還有很多軀體癥狀。而絕大多數的焦慮抑郁障礙患者主要以軀體不適為主訴就診!而這些癥狀,都有一個特點:各種客觀檢查的結果要么正常,要么輕度異常無法解釋癥狀。如果某些醫(yī)師缺少對精神疾病的足夠了解,就會認為沒病或者是疑難雜癥,因此患者就會反復就診,四處尋醫(yī)問藥。黃老伯得的其實就是這么一種類型的疾病。

  三、精神疾病會有哪些軀體不適表現?

  精神疾病出現的軀體不適可以涉及到人體的各個系統(tǒng),可以出現各種各種的難受癥狀:

  1、心血管系統(tǒng):心前區(qū)不適、胸悶、胸痛、心慌、氣短、血壓升高……

  2、消化系統(tǒng):食欲減退、胃脹、噯氣、消化不良、腹瀉、便秘……

  3、泌尿系統(tǒng):尿急、尿頻、會陰部不適……

  4、呼吸系統(tǒng):胸悶、氣短,呼吸急促……

  5、神經系統(tǒng):頭痛、頭暈、肢體發(fā)麻、……

  6、疼痛:各個部位的各種難以解釋的疼痛…..

  7、睡眠:入睡困難、多夢、早醒、易醒……

  8、皮膚:脫發(fā)、斑禿、雀斑、皮炎……

  而且這些癥狀用目前的醫(yī)學客觀檢查結果無法解釋。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客觀檢查還是有必要的,因為要排除器質性疾??!但反復檢查就沒必要了!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轉診到精神科去就診了,有些醫(yī)院設置可能是心理科、臨床心理科、心身科、全科等等!可是在我們中國有一種“面子”感的問題,會覺得得了抑郁癥、焦慮癥是一種不光彩的事,而會往往拒絕到精神科就診。

  來看看我國精神疾病的診治現狀吧!

  四、精神疾病的低知曉率、低就診率、低識別率、低治療率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wèi)生中心2009年公布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但公眾對精神疾病的知曉率不足五成,就診率更低。就診率低,得到有效治療的比例自然是更低了,目前焦慮抑郁等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正確診斷率不足10%,而得到有效治療的,不足6%!最近治療過的兩位患者,都是本院職工的親屬,一位是腹痛反復檢查查不出疾病,一位是手心腳心發(fā)燙,全身莫名的難受也是客觀檢查查不出疾病,因為患者的親屬是醫(yī)師,才會想到會不會是精神疾病,轉診到精神科來就診,一詢問都有明顯的心理因素,有情緒焦慮抑郁,有睡眠問題等等,按照焦慮抑郁的治療癥狀迅速得到了緩解。

  五、精神疾病為什么會出現軀體不適癥狀?

  很多人會有疑問?情緒不好,怎么會有軀體的不適癥狀呢?親,你們設想一下:當你喜歡上一個人時,你為什么會心跳加快?當你向你心儀的對象表白的時候,你為什么會結巴?當你在大庭廣眾演講前,你為什么會緊張得反復上廁所?當你聽到親人突然亡故時,你為什么會突然雙腿無力,甚至暈倒?當你被一只兇狗突然襲擊時,你為什么會汗毛倒立?當你生氣后,為什么會睡不著?為什么會頭痛?為什么……心理和生理沒法劃清界限的,還用多說嗎?

  六、如何快速識別是否存在精神疾病?

  教給大家一個簡單的辦法,下列3項,如果患者符合2項,建議去精神科(心理科)就診:

  1、是否存在用客觀檢查無法解釋的軀體不適?

  2、是否存在情緒問題(比如抑郁、焦慮、恐懼、易怒、煩躁)?

  3、是否存在睡眠障礙?

  如果上述問題2項為“是”,建議去精神科(心理科)就診。

  如果還有疑問或困惑,那就來聽聽專家們的講座吧!

  講座介紹

  講座主題:藏在軀體癥狀背后的情緒問題

  講座地點:浙醫(yī)二院門診綜合樓21樓報告廳

  講座時間:2016年6月18日下午15:00

  講座對象:對心理健康知識感興趣的大眾

  講座性質:公益講座

  講者介紹

  俞少華醫(yī)師簡介

  俞少華,浙醫(yī)二院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精神病與精神衛(wèi)生學專業(yè)博士,長期從事精神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對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障礙診治及心理咨詢與治療方面有著豐富經驗。

  專家門診: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預約式心理咨詢:周四下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