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轉基因水稻沒生育能力?袁隆平:這是誤解
吃了轉基因水稻就沒有生育能力?袁隆平直呼“搞錯了!”昨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戰(zhàn)略合作簽約儀式在華南農業(yè)大學舉行,雙方希望通過合作在粵創(chuàng)畝產1500公斤雙季稻的世界紀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近期流傳他講的“吃了轉基因水稻就沒有生育能力”的說法,他說這是誤解,其本意是希望為科學獻身的年輕人來試吃轉基因水稻,要是有生育能力的年輕人和他們下一代都沒有問題,才能證明轉基因水稻是安全的。
水稻航天育種
是一個方向
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在華南農業(yè)大學,此次與袁隆平團隊合作,雙方希望在超級稻育種、專利申報和新品種應用等方面展開合作,將進一步促進我國水稻育種技術突破和關鍵育種材料創(chuàng)制,提升水稻生物育種創(chuàng)新能力。
袁隆平認為,在水稻高產攻關過程中,航天育種是一個方向。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志強教授表示,航天育種就是把水稻種子搭載衛(wèi)星、飛船等,脫離地心引力,同時接收太空中不同劑量的射線,這些射線就可以引起基因變異。變異有好有壞,我們就選擇好的品種,所以就是利用航天搭載來創(chuàng)建新的種子資源。這個在國內我們是唯一一個,也是全世界第一個把太空品種拿到地面來進行篩選品種的。
記者獲悉,兩個研究中心初步預期形成較完善的合作機制,從而顯著提升強優(yōu)勢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效率。較近的目標是創(chuàng)制在強優(yōu)勢雜交水稻培育中具有重要價值的15~20份特異種質,培育2~3個超級稻品種(組合),申報3~4項發(fā)明專利;所培育的新品種集成高產高效生產措施,預期在華南稻區(qū)應用輻射500萬畝以上,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5億元以上。
希望在粵找良田
創(chuàng)高產紀錄
昨日簽約儀式上,袁隆平也表達了他在水稻高產攻關工程中的愿景:“現(xiàn)在已經實現(xiàn)畝產1000公斤,原來計劃在2018年實現(xiàn)每公頃(15畝)產16噸,我有信心爭取2016年提前突破。
袁隆平說,他的團隊已在廣東韶關和珠海有兩個超級雜交水稻試驗點,其中一個點還實現(xiàn)畝產887公斤,創(chuàng)下廣東單季稻最高紀錄,未來還會通過與華農的合作在廣東增加新的試驗點。陳志強告訴記者,華農在廣東培育的超級稻品種也達到了畝產741.3公斤。
因此,袁隆平希望在廣東找到好的田地種植雙季稻進行高產攻關,實現(xiàn)早稻600公斤、晚稻600公斤,高產田要產早稻750公斤、晚稻750公斤,即雙季稻年畝產1500公斤的世界最高紀錄。“廣東有這個條件可以實現(xiàn)。華農有那么好的品種,我們也有好的品種,兩者結合一下試一下吧。”袁隆平說。
對話袁隆平
記者:轉基因已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您怎么看?
袁隆平:轉基因不能一概而論。有的轉基因不是食品,比如抗蟲棉,現(xiàn)在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轉基因抗蟲棉,在生產中沒有問題。還有一些轉基因大豆,美國的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進口到中國,我們的豆油、豆腐都是來源于這些,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您之前號召有意向的年輕人試吃轉基因水稻,引起了社會關注和爭議。
袁隆平:關于轉基因水稻說法,那些人搞錯了。轉基因食品抗蟲因為有動物蛋白基因,害怕人吃了有問題所以一直用小白鼠做實驗。但是小白鼠畢竟和人不一樣。所以我號召有為科學貢獻的年輕人來試吃。他吃了,生育的下一代也沒有產生影響,那這個對人類就是沒有問題的。
我也可以試吃,但因為我年紀大了,今年85歲了,已經沒有生育能力,所以號召年輕人試吃,沒想到被誤解成了吃了轉基因水稻就沒有生育能力。
雜交稻產量高品質也好
記者:這次和航天育種中心合作,您希望達到怎樣的效果?
袁隆平:航天育種是一個方向。他脫離了地心引力,新的變異有好有壞,我們挑選好的變異來育種。在華農的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一種好的恢復性品種,和我們的不育系配種,產量高得很,高出平常產量的百分之十幾。
記者:水稻一般分為常規(guī)稻和雜交稻,有人說雜交稻沒有常規(guī)稻好吃?
袁隆平: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主要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所以產量第一位,吃飽為主。到了21世紀,國家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要求不只是吃飽,還要吃好,我們也做了調整。我們的超級雜交稻,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
前幾年,港深記者代表團前來湖南采訪,香港那邊生活水平高,所以他們口味也挑剔。于是我們吃飯吃超級稻,四個年輕女記者,三個吃了三碗,有一個吃了兩碗半,說從來沒吃這么多。香港一個大企業(yè)家,我們請他吃飯,都是海鮮大餐,最后老規(guī)矩是再吃半碗飯。他竟然吃了兩碗,還說要打包米飯回去給老伴吃,這就是我們的超級稻。有時間,你們來找我,我也請你們吃超級水稻。
希望政府高價收購糧食
記者: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如何更好推廣雜交水稻?
袁隆平:這在全國的農民中是普遍現(xiàn)象,也是國家發(fā)展必然現(xiàn)象。要調動農民積極性是個政策問題。政府要出臺更多惠農、強農政策,讓農民有種糧積極性。我曾經提了個建議,希望政府以比較高的價收購農民的糧食,然后以平價供應市場。
記者:有人呼吁土豆成為第四主糧,您怎么看?
袁隆平:在瑞典、挪威等國家,土豆是主糧,它是一種糧食、一種蔬菜,還是一種工業(yè)原料,可以用來造淀粉,這是一個好東西。
記者:隆平高科公司最近宣布5151萬元買斷“袁隆平冠名權及肖像權”,您怎么看待這個價格?
袁隆平:價格高低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我現(xiàn)在還沒拿到錢,至于這筆錢用來干什么我還沒想好。
我號召有為科學貢獻的年輕人來試吃。他吃了,生育的下一代也沒有產生影響,那這個對人類就是沒有問題的。
我也可以試吃,但因為我年紀大了,今年85歲了,已經沒有生育能力,所以號召年輕人試吃,沒想到被誤解成了吃了轉基因水稻就沒有生育能力。——袁隆平
花絮
“袁隆平爺爺來華農可我在軍訓”
“袁隆平要來華農了!”前晚,在華農學生的微信朋友圈中,這個消息炸開了鍋。“終于能看到小學教科書上的人了,好激動!”有的同學興奮不已,但也有不少同學因考試結束已回家,表達出了遺憾之情。而一名正在參加軍訓的大一新生則惋惜道,“袁隆平爺爺要來,而我只能繼續(xù)軍訓。”
昨日上午9時50分,袁隆平還沒出現(xiàn),簽約儀式現(xiàn)場就坐滿了人,通道站滿了華農學子。幾分鐘后,當袁隆平微笑著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引來一陣陣歡呼,許多學生還掏出手機對著他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