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三學生,每周最多時打6份工,換來每月1625元的收入,自己啃饅頭,卻資助了41名貧困學生。
他叫駱群曙,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機電工程系學生,人們親昵地稱他“愛心小胖”。
連日來,記者跟拍駱群曙,記錄他平凡生活中的真實瞬間,追尋一名90后大學生的精神世界。
奔忙
7日凌晨4點,校園內零星亮著路燈,駱群曙就悄悄起床趕往柳園餐廳,開始他當天的第一份工——做包子。
這份工作他堅持了3年,一個月400元??此刻斐鲩T太早,樓管員甚至專門給他配了一把鑰匙。
6點30分,小駱匆匆趕往教室早讀。1個小時后,他回到宿舍,開始他第二份兼職——清掃樓道。
8點,他邊騎車邊啃著饅頭趕往圖書館,準備雙學位的畢業(yè)設計。他的早餐常常是趕路時吃的。
大學3年,小駱從沒有午休過。中午,他要在北園餐廳收盤子。剩下的時間,他常用來和學校志愿者組織——“一縷陽光愛心接力社”的同學們商量公益行動。
除此之外,小駱還在農(nóng)果園基地拔草施肥、做兩份家教、在兩個會場打掃衛(wèi)生。加起來,一周要干6份兼職。
長期的兼職并沒有影響小駱的學業(yè)。去年,他獲得了學校“風華學子”一等獎學金。前不久,他又成為全校唯一的晨光學子獎學金獲得者,并通過了中藥學雙學位考試。
做兼職和獎學金積攢的錢,小駱只留每月200元生活費。他吃打工餐廳的免費饅頭,穿同學不要的舊衣服,省下的錢去了哪兒?
支教
小駱出生于蘄春縣一個農(nóng)村家庭。父親是劉河中學一名數(shù)學老師,母親務農(nóng),家里種了12畝地。2012年9月,小駱揣著東拼西湊來的學費,走進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很快,他便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從此再也沒向父母要過一分錢。
大一的寒假,小駱回到母校。在老師的辦公室,他無意間看到一疊貧困生助學金申請表,得知這些學生大都是單親和孤兒,很多學生“吃了上頓沒下頓”,小駱暗下決心:打工掙錢,幫助他們。
去年底,他將兼職積攢的4000元錢,托父親捐給劉河中學的10名貧困生。今年清明假期,小駱特地趕回老家,又拿出7200元資助了31名貧困生。
今年7月,他帶著16名志愿者到蘄春縣獅子鎮(zhèn)黃趙中心小學支教。一個多月的時間,他走訪了142個學生家庭,寫成《大別山區(qū)支教與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研報告。“我爸很支持我,當時我們吃的東西都是我爸背過來的。”小駱說,父親“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觀念對他有很深的影響。
前段時間,同校的周小芳為患白血病的弟弟“街頭賣紅薯”,駱群曙先后送去了7000元。
溫暖
駱群曙爭分奪秒,節(jié)衣縮食,長期辛苦熬出了白發(fā),得到的錢卻捐給了別人。有人說他傻,也有人諷刺他逞能,母親也打來電話:“孩子,能不能等以后有余力了再幫別人?你自己也需要補身體。”
身高163厘米的小駱不肯等。他說:“沒去過大山,你就不會知道那些學生有多苦。我自己少吃點少用點,能讓那些貧困的孩子有學上,讓他們不再像我一樣,因為營養(yǎng)不良而長不高。”
傍晚6點,小駱去給一名8歲的孩子輔導作業(yè)。
每次去家教,他都會想起山里他教過的孩子們。看看手機,山里發(fā)來的短信讓他溫暖:“小駱哥哥,我不去武漢玩,太花錢,你的錢都是啃饅頭省下來的,所以才長不高,還是給自己花吧。”“小駱哥哥,什么時候再來啊,記得要給我打電話啊”……
忙完兩份家教,空蕩蕩的校園里,小駱獨自騎車回宿舍樓。
時針指向23時,等待小駱的,還有樓道衛(wèi)生——這將為他帶來每天8元的收入。
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健客價: ¥370本品適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種感染。
健客價: ¥20.5本品可用于治療如下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 其他感染:骨髓炎、敗血癥、腹膜炎和手術后感染。
健客價: ¥17.5起菌適敏各引于感的用種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鼻竇炎、扁桃體炎、咽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肺炎、肺膿腫和支氣管合并感染等。
健客價: ¥24.2百利達人體脂肪測量儀UM-041是利用BIA(生物電阻抗分析法),通過測量人體生物電阻抗來計算體脂肪率的,作為預防生活習慣的好幫手,將協(xié)助您做好家庭的健康管理。
健客價: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