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
哮喘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老年性哮喘是指年齡在65歲以上符合哮喘診斷標準的患者,包括既往有兒童期哮喘或成年后哮喘遷延而來者;而狹義的老年性哮喘指65歲或65歲以后新發(fā)的哮喘(晚發(fā)老年性哮
喘)。隨著社會老齡化日益加重,老年人群中哮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已經成為社會重要疾病負擔之一。與青少年哮喘相比,老年性哮喘具有臨床表現復雜、合并癥多、臨床診斷困難、誤診率高、預后相對不良等特點。研究表明,老年性哮喘在規(guī)范性給予3~4步平喘治療后,仍有超過1/3患者病情控制不佳。因此,進一步研究老年性哮喘的發(fā)病機制,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對減緩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個人及社會經濟負擔具有重要意義?,F就老年性哮喘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特征、發(fā)病機理、診斷及治療等研究現狀做一綜述。
一、老年性哮喘的流行病學特點
國外研究顯示,老年性哮喘發(fā)病率為4.5.%~12.7%,男性多見,且隨著年齡增長老年性哮喘的發(fā)病率呈增長趨勢。目前我國老年性哮喘發(fā)病率為3%~10%,僅次于兒童哮喘。由于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加重,臨床診斷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預計未來每年將新增0.1%的老年性哮喘患者。
二、老年性哮喘的臨床特征
1.癥狀不典型,漏診、誤診率高:老年性哮喘的臨床癥狀具有以下特點:①老年性哮喘多表現為活動后或夜間發(fā)作性氣短、胸悶或
咳嗽,缺乏特異性。而呼吸道癥狀本身在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研究發(fā)現9.3%的老年人存在頻繁咳
嗽,4.6%伴有慢性持續(xù)性咳嗽,這使得老年性哮喘的臨床診斷受到一定程度干擾;②左心衰竭、
抑郁癥、肥胖癥、鼻炎等慢性疾病常表現出與哮喘相似癥狀,導致老年性哮喘患者易被誤診為其他疾??;③患者感知敏感度下降,易將哮喘癥狀誤診為正常機體功能下降或衰老的正常生理現象;④患者體力減退,配合完成檢查的能力下降。老年性哮喘的上述特點均有可能導致其誤診。Bellia等研究顯示,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僅50%患者可被正確診斷,約27%的患者無哮喘的診斷,高達20%的患者被誤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COPD)。
2.病程長,肺功能減退明顯:老年性哮喘的病程較長,平均為(16.1&plu
smn;16.0)年。隨著年齡增長,胸壁順應性下降呼吸肌收縮力減弱,肺組織彈性回縮力減退,肺泡腔增大。因此,與其他年齡組患者相比,老年性哮喘患者肺功能減退
更明顯。研究證實,老年性哮喘患者急性發(fā)作期的FEV1、中期用力呼氣流量(預計值百分率)、FEV1/FVC%均較其他年齡段哮喘患者顯著下降,即使在緩解期老年性哮喘患者肺功能亦明顯減退。
3.并發(fā)癥、合并癥多,病情重:老年性哮喘反復發(fā)作可引起呼吸衰竭、氣胸、肺動脈高壓及肺心病等多種并發(fā)癥,促使原有
心腦血管疾病進一步惡化,患者過早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此外,與其他年齡段哮喘患者相比,老年性哮喘多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高血壓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胃潰瘍、關節(jié)炎、失眠癥、偏頭痛、鼻竇炎、抑郁等疾病,更易發(fā)生反復的呼吸道感染,以及對非甾體類抗炎藥過敏等不良事件,因此具有病情重、易反復等特點,自行緩解者較少,常需要急診或住院治療。國內研
究顯示,在急性發(fā)作老年性哮喘患者中,重度或危重度發(fā)作者高達71.1%。
?。矗委熜Ч?,死亡率高:老年性哮喘治療效果較差、死亡率高,原因如下:①易于漏診和誤診的特點直接影響其臨床治療效果;②基礎肺功能儲備不足,對β2受體激動劑反應性下降,即使給予規(guī)范治療,也僅有22.8%的患者病情可得到完全控制;③老年性哮喘患者受教育水平總體較低,常錯誤的認為“無癥狀,即無哮喘”,同時記憶力差、視力及聽力下降、神經肌肉功能差等因素使其治療依從性較低;④常合并多種其他慢性疾病,疾病相互作用影響治療效果。此外,哮喘的嚴重程度及死亡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使得此類患者死亡率更高。TSai等研究發(fā)現,哮喘患者中年齡大于65歲的老年患者較18~64歲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4倍。
三、老年性哮喘的發(fā)病機制特點
老年性哮喘作為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發(fā)病機制與普通哮喘相似,主要表現為由TH2淋巴細胞介導的以嗜酸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增高為特征的氣道慢性炎癥。炎癥反復發(fā)作使支氣管上皮細胞受損,機體啟動損傷修復機制,“損傷?修復?損傷”惡性循環(huán)導致氣道結構發(fā)生不可逆性氣道重塑。氣道重塑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主要包括上皮細胞黏液化生、平滑肌細胞增生肥大、杯狀細胞過度增生、血管增生、基底膜增厚、氣道水腫等病理改變。這些變化可以導致氣道痙攣的可逆性減弱或喪失,脫離變應原后氣道仍然呈高反應性,隨著病情進展,最終導致不可逆性氣道阻塞。老年性哮喘由于病程長,其氣道壁增厚、氣道狹窄、阻塞均較年輕人更明顯。
四、老年性哮喘的診斷
目前對于老年性哮喘的診斷標準尚無定論。根據2015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議(的
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①可變的呼吸道癥狀史: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短、胸悶、咳嗽,多于夜間發(fā)作,常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運動、大笑、病毒感染等有關;②可逆的氣流受限: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FEV1較用藥前增加12%或以上,且其絕對值增加200ml或以上;或呼氣峰流量(PEF)晝夜變異率≥20%);或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即FEV1較用藥前下降20%或以上);或運動試驗陽性(即FEV1較用藥前下降10%或以上,且其絕對值增加200ml或以上)?;颊吣挲g在65歲或65歲以上,排除引起喘息、胸悶、氣短或咳嗽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氣管肺癌等疾病,符合上述標準即可診斷為老年性哮喘。但由于高齡和多種并發(fā)癥,老年人常不被納入研究,目前關于老年性哮喘的臨床研究較少,此診斷標準是否可應用于老年性哮喘患者仍有爭議。此
外,老年性哮喘患者病情反復發(fā)作導致氣道重塑,氣流受限由可逆性向不可逆性轉變,因此鑒別COPD與老年性哮喘亦是正確診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