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新觀念
治療3~5天后空腹血糖仍高于目標值時,可以每3天增加甘精胰島素2單位,直至血糖達標為止。治療24周后糖化血紅蛋白(HbA1c)<7.0%的患者可達到60.7%,且確認沒有低血糖發(fā)生的患者達48.7%.
現(xiàn)在的胰島素分為好幾種,其中人胰島素、動物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和短效胰島素等。都是可以對胰島素患者進行治療的。很多的患者因為家庭經濟的關系,所以導致的使用的胰島素只能選擇較便宜一點的
胰島素在使用中,要隨時調整藥量,如糖尿病人感染、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對胰島素不敏感,則需較多胰島素;而服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避孕藥、利尿劑、消炎痛也有可能會使注射胰島素的劑量增加。
治療3~5天后空腹血糖仍高于目標值時,可以每3天增加甘精胰島素2單位,直至血糖達標為止。治療24周后糖化血紅蛋白(HbA1c)<7.0%的患者可達到60.7%,且確認沒有低血糖發(fā)生的患者達48.7%.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今年世界衛(wèi)生日的關注重點確定為“應對糖尿病”。 2014年全球糖尿病人群增加至4.22億人,中國已有1.29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9.4%。世衛(wèi)組織預測,到2030年糖尿病將成為第七項主要死亡原因。
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對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較長者,胰島素治療可能是最佳的、必需的保持血糖正常的措施。因此,近年來運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但無論是糖尿病患者還是患者家屬,對于胰島素治療的自我管理并不了解,甚而存在不少誤解。
胰島素抵抗在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胰島素增敏劑自然就成了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的寵兒?,F(xiàn)在臨床常用的胰島素增敏劑一類是噻唑烷二酮制劑,另一類是二甲雙胍。
對于糖尿病患者這種胰島素的治療方法應該不會很陌生。糖尿病人通過胰島素來治療,也要控制好自己的飲食。對于疾病不要太過悲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良好的心態(tài)是疾病治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