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血糖背后的“推手”
人體血糖水平被檢查出偏高并不是無緣無故的,除了先天性遺傳因素外,還有許多“推手”對它的升高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各種應激、其它疾病推動、不良生活方式等等。
現(xiàn)目前,很多人對糖尿病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以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實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時為糖耐量損傷(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時為空腹血糖損傷(IFG)在我國醫(yī)生在作出診斷時往往要結合臨床癥狀加以考慮,如果有癥狀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達到上述糖尿病診斷標準,就可以判定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癥狀,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時達到上述標準,才可以判為糖尿病。
人體血糖水平被檢查出偏高并不是無緣無故的,除了先天性遺傳因素外,還有許多“推手”對它的升高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各種應激、其它疾病推動、不良生活方式等等。
胰島素注射時需固定注射及用餐時間,若是注射中效胰島素者,應注意晚餐前注射的胰島素和早餐的血糖值有關,早餐前注射的胰島素和午、晚餐的血糖值有關,餐后血糖也和飲食有關連,餐與餐間的時間也要固定,各餐間隔時間不宜差距過大。
臨床的低血糖事件分為嚴重低血糖、癥狀性低血糖和無癥狀低血糖。其中,無癥狀性低血糖因不能產(chǎn)生和(或)不能覺察到低血糖的癥狀,因而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臨床后果。
不論是在門診或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大概十個里面就有一個是痛風患者,糖尿病與痛風都是體內(nèi)代謝異常所引起的疾病,兩者有共同的發(fā)病基礎,熱量攝取過多是其發(fā)病因素之一。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在機體內(nèi)分解后進人血液,可以被細胞利用的一種單糖。正常人的血糖能夠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是因為機體的完整血糖調(diào)節(jié)平衡機制(包括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發(fā)揮作用的綜合結果
飲食要保證合理體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維生素為好,占食物總熱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總熱量的15%~20%(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家測量血糖,一天最多只能測七八次,看到這七八次的血糖值在正常范圍內(nèi),就認為自己的血糖是正常的,實際上卻存在相當大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