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間最保險的營生莫過于做豆制品。因為豆子磨漿,磨稠了可以做豆腐腦,磨稀了可以做成豆?jié){,豆腐腦豆?jié){賣不完了可以做成豆腐,豆腐賣不掉了可以做成豆腐干或者臭豆腐,開始時黃豆要是泡過了可以做成豆芽……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食用這些大豆和豆制品呢?
在天然食物中,富含優(yōu)質蛋白的多為動物性食物,而大豆是植物性食物中少有的優(yōu)質蛋白食物,且被譽為植物肉,每100克大豆含有35克蛋白質。而且除蛋氨酸外,大豆其余必需脂肪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用大豆蛋白替代部分魚肉類,有利于控制慢性疾病,對奶制品不耐受的人,用豆腐替代奶酪和牛奶,可以供應足夠的鈣和鎂,有利于骨骼健康。
大豆制品好處多多,通常分為非發(fā)酵豆制品和發(fā)酵豆制品兩類,非發(fā)酵豆制品有豆?jié){、豆腐、豆腐干、腐竹等,發(fā)酵豆制品有豆豉、腐乳等。除此之外,黃豆還可以做成黃豆芽,或磨成黃豆面。
“糖友”食用豆制品的注意事項
豆?jié){:黃豆或黑豆制作的豆?jié){屬于低血糖生成指數(shù)食物,100克豆?jié){含有14千卡的熱量,糖尿病患者可以把這類豆?jié){作為早餐或加餐飲用。但如果是黃豆和雜豆一起制作的豆?jié){,這樣的豆?jié){血糖生成指數(shù)會升高,糖尿病患者則要慎重飲之,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腐竹:腐竹最好用溫水浸泡。因為腐竹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用溫水浸泡,水分在腐竹內擴散、吸附的速度加快,短時間內水分就可以滲透到內部,所以里外皆軟。100克干腐竹含有459千卡的熱量。
豆腐腦:豆腐腦咸淡適口,細嫩鮮美,并有豆香味兒,是不可多得的早餐美味。但豆腐腦的鹵多含鹽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一定要控制量。
豆芽:黃豆經(jīng)過發(fā)芽之后,其中的植酸、皂甙、胰蛋白酶抑制劑皆被破壞,有利于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吸收,而且其中的大豆異黃酮含量還很高,每100克豆芽居然達到40.7毫克。大豆異黃酮的抗氧化作用顯著,可以幫助體內氧化自由基代謝,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黃豆芽素炒、涼拌、煲湯均可。
豆腐乳:豆腐中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在制作腐乳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什么損失,反而有所增加。經(jīng)過發(fā)酵,豆腐中的蛋白質變成了更容易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味道也更鮮美。腐乳中必須放很多鹽才能幫助防腐,不同品牌豆腐乳的含鹽量不同,一般在5%~7.5%之間。雖然腐乳塊本身的咸度低于腐乳汁,但一大塊重量在20克左右,小塊也有10克左右,按5%的含鹽量計算,20克醬豆腐含有1克鹽。人們要想享受腐乳的營養(yǎng)價值和健康好處,就要減少每天的食用鹽,否則每天攝入的總鹽量就會超標。
豆腐:優(yōu)質的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略有光澤,豆腐塊形狀完整,軟硬適中,富有一定彈性,質地細嫩,結構均勻,無雜質,有一股豆香味。豆腐含嘌呤較多,糖尿病合并痛風的患者不宜多吃。糖尿病患者要根據(jù)吃法選豆腐的種類。如制作豆腐丁、炒豆腐、燉豆腐之類的菜肴,就需要豆腐具有一定的強度,這時候最好選擇北豆腐;如果做皮蛋豆腐,或放在蛋羹里面蒸,質地越嫩越好,這時就適合選擇內酯豆腐;豆腐干、豆腐絲、豆腐千張之類是用鹵水再脫除水分制作的,可以切絲涼拌,也可以替代肉絲來炒菜。
豆豉:日本研究發(fā)現(xiàn),豆豉不僅能減緩小腸對糖份的吸收,還能防止食用后血糖迅速上升,它是一種沒有任何副作用、價格便宜、含有多種維生素、酶和18種氨基酸的健康食品。但豆豉的含鹽量較高,因此最好吃脫鹽的豆豉,堅持食用有益健康。
吃多少合適
大豆及其制品不僅營養(yǎng)豐富,還含有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如大豆皂甙、大豆異黃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很好的一類食物。建議糖尿病患者每人每天攝入25克大豆或其制品。按照不同大豆制品所提供的蛋白質計,25克大豆分別約相當于100克北豆腐、150克南豆腐、50克豆腐干、豆腐絲、20克腐竹、350克豆腐腦、400克豆?jié){。
一些糖尿病人群如果不習慣喝牛奶,可以多吃一些大豆及其制品。大豆中含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不含膽固醇,糖尿病患者常吃不但可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還可養(yǎng)護心血管。
1.改善更年期綜合征、增加骨密度;2.美容祛斑;3.保護心血管健康。 適用人群:1.更年期、絕經(jīng)后婦女;2.40歲以后女性(無論是否到達更年期);3.雌激素水平失調的女性。
健客價: ¥149營養(yǎng)膳食補充劑。
健客價: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