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全身很多臟器及組織均可發(fā)生病理改變,但其病變性質和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為糖尿病所特有的生理病變,有些則缺乏特異性。就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來說,病理改變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1、Ⅰ型糖尿病的胰腺病變
在Ⅰ型糖尿病(即胰島素依賴型,IDDM)患者中,胰腺常有明顯的病理改變,β細胞數量僅在正常的10%以下,多伴有胰小島炎。主要病理改變有:
①胰小島增生肥大:此系另一種較少見的重要改變,多見于病程短或新發(fā)病的患者。胰小島細胞增生,甚至肥大,直徑超過300~400μm。細胞較大,外形規(guī)則清晰,核較大。顆粒染色后觀察,小島主要含有具有流行性的β細胞,顆粒幾乎全脫去,也含有α細胞。為“蜜月期”病情緩解的表現,數年后病情加重時β細胞可幾乎完全消失。
?、谝刃u萎縮:此為Ⅰ型糖尿病最常見的病理改變,表現為細胞皺縮,呈條束狀而變窄。萎縮的小島細胞形態(tài)較小,核致密,胞漿少。此類皺縮細胞尚能分泌胰高血糖素、生長抑素和胰多肽激素,但很少分泌胰島素。
?、垡刃u炎:50%~70%的Ⅰ型糖尿病口才,尤其是得病不久后死亡的兒童,常可見有胰小島及其周圍有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浸潤,為胰島炎(insulitis)。由此提示自身免疫反應系Ⅰ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理。
?、?beta;細胞空泡變性:主要見于本病的急性型,特點為細胞漿變空,光鏡下未見顆?;蚱渌毎鳌V饕捎谔窃雍顺林?,并不造成β細胞永久性損傷,屬可逆性改變。
2、Ⅱ型糖尿病的胰腺病變
在Ⅱ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NIDDM)患者中,胰島病理改變較輕。主要的病理改變有:
?、俨A幼儯簽棰蛐吞悄虿∫刃u最多見的表現。年齡超過50歲的患者近半數有此改變,并承受年齡的增加而變得明顯。在同一年齡組中,胰小島玻璃樣變的程度在糖尿病人較非糖尿病人更為明顯。玻璃樣物質含有無定形的無細胞物質,多見于小島細胞和小島毛細血管之間,在組織學上和淀粉樣變相追認,電鏡下系相互交織的小纖維組織。
?、?a target="_blank" href="http://m.coldnoir.com/jfpd/" name="InnerLinkKeyWord">脂肪變性:糖尿病患者約半數有胰腺的脂肪浸潤,而在非糖尿病人則為多見。脂肪分布呈灶性,常伴萎縮或腺泡間質纖維化,脂肪多見于胰腺小葉的分隔中。
?、垡认倮w維化:也為在糖尿病胰腺中最常見的改變之一。纖維化的程度承受年齡而增加。主要有腺泡間纖維化和小葉周圍纖維化兩咱類型,以前者多見。纖維化主要和動脈硬化有關。在有腺泡間纖維化的患者,約80%均有動脈硬化。
另外,在病性不穩(wěn)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時也可發(fā)現胰小島炎性改變。而在少數急性起病,病程短的患者中,又可見到β細胞空泡變性,可能由于β細胞內糖原沉積所致。
胰腺β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