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未感染肝炎病毒的HIV單獨感染個體,肝纖維化和脂肪肝的發(fā)生率鮮為人知。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Nelson Lee博士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研究,旨在探究,亞洲地區(qū)非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IV感染者的肝纖維化和脂肪肝的發(fā)生率。研究發(fā)表于《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雜志。[文獻閱讀:Lui G,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6]
研究比較了80名無癥狀的HIV感染個體(HBV/HCV檢測陰性)和160例匹配的非HIV感染個體(對照組)。研究分別使用瞬時彈性成像和氫質子磁共振波譜(H-MRS)評估了受試者的肝臟硬度和肝臟脂肪變性。收集了受試者的血液樣本,分析其代謝狀況和脂肪性肝炎標志物。
研究結果顯示,所有HIV感染者(平均年齡:54±11;男性,93%;中國,94%;中位診斷時間8年(4~13年)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穩(wěn)定(基于PI的藥物58.7%,基于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藥物25%,整合酶抑制劑,16.3%);常見糖尿病、血脂異常、代謝綜合征。
HIV感染組的脂肪肝疾病發(fā)生率為28.7%。相比于對照組,HIV感染組的肝硬度明顯增大 [4.9 (IQR 4.1–6.2) kPa vs. 4.2 (IQR 3.6–5.0) kPa, P < 0.001];嚴重肝纖維化(7.0 kPa, 14.3% vs. 3.1%, P = 0.001)和肝硬化(10.3 kPa, 5.2% vs. 0.6%, P = 0.040)的發(fā)生率更高。HIV感染是明顯肝纖維化的獨立危險因素。
多變量分析表明,調整變量后,HIV感染(aOR=4; 95% CI, 1.29-12.41)和中心性肥胖(aOR = 6.14; 95% CI, 1.99-18.93)是明顯肝纖維化的相關獨立因素。
研究結果表明,HIV單獨感染是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危險因素。HIV相關機制和脂肪肝可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應考慮進行篩查和干預以預防嚴重的后果。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
息風鎮(zhèn)痙,豁痰開竅。用于風痰閉阻...
健客價: ¥398息風鎮(zhèn)痙,豁痰開竅。用于風痰閉阻...
健客價: ¥75清熱鎮(zhèn)驚,散風化痰。用于小兒臟...
健客價: ¥20恩替卡韋片:本品適用于病毒復制活躍,血清轉...
健客價: ¥1620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0軟堅散結,化瘀解毒,益氣養(yǎng)血。用...
健客價: ¥80活血祛瘀,益精養(yǎng)肝。用于乙型肝炎肝...
健客價: ¥49健脾理氣,化瘀軟堅,清熱解毒。適用于以肝...
健客價: ¥138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脂肪肝...
健客價: ¥65清肝理睥,行氣化瘀。主治:用于肝瘀脾虛所...
健客價: ¥41.9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以及病毒性...
健客價: ¥25活血祛瘀,益精養(yǎng)肝。用于乙型肝炎肝...
健客價: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