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醫(y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治療疾病除采用內(nèi)服、外用涂、抹、貼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治療方法,比如:“洗藥、敷藥和睡藥”。
也就是說通過洗、敷、蒸的辦法,使藥物余溫熱透周身,以達到開汗孔、通血道、活氣血、除風濕、止疼痛之功。
可以有效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類風濕、骨性關(guān)節(jié)炎以及中風偏癱等疾病,實在是中老年患者的福音。
下面藥師就帶大家走進洗藥、敷藥和睡藥,看它們是如何發(fā)揮“神奇”功效的~
洗藥的用法與作用
用法:洗藥最為常見,常用的就是將藥物粉碎后,水煮或開水沖泡后浸泡患處。
作用:手腕、腳踝等部位的瘀血腫痛,配一些活血化瘀藥洗一洗,泡一泡,就能達到非常好的療效。
敷藥的用法與作用
用法:對于膝、肩、腰這些泡不到的部位,敷藥則是最佳選擇了,將粉碎的藥物裝入透氣性好的布袋內(nèi),稍加浸泡后放在蒸鍋內(nèi)加熱蒸,然后放在患處熱敷。
作用:像腰間盤突出、肩周炎、風濕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等等,都可以通過熱敷的方法進行局部治療。
睡藥的用法與作用
用法:而對全身整體的治療,就可以用上最有意思的“睡藥”了。
在我國云南的傣醫(yī)就有這種療法,就是將藥物粉碎后,經(jīng)過浸泡、蒸箱加熱后,一半平攤于特制的睡藥床上,令患者脫去外衣褲,睡于藥床上,再覆蓋上另一半藥物,保溫,患者每次睡上半小時。
作用:風濕、類風濕,以及中風偏癱的病人,通過這種全身的蒸敷,做個Spa,睡著覺就把病治了。
藥師有話說
熏蒸、熏洗的治療方法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歷史悠久,早在成書于秦漢時期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有使用椒、姜、桂和酒煮沸熏蒸治療痹癥的記載,到了明清時期從理論到技法上逐步趨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