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的正常發(fā)育階段
根據(jù)兒童的牙齒萌出、乳恒牙替換過程和牙列特征,
臨床上可以將兒童時期的牙列,分為三個牙列階段:
01乳牙列階段
(6個月~6歲)乳牙開始萌出到恒牙萌出之前維護乳牙的健康完好,促進頜骨和牙弓的發(fā)育。從乳牙萌出至恒牙開始萌出之前,稱為乳牙列時期。乳牙是小兒的咀嚼器官正常的咀嚼運動可以促進頜骨和牙弓的發(fā)育。對食物的充分咀嚼可反射性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維護乳牙和乳牙列的健康完整至關重要。這一階段對兒童牙病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盡可能保存乳牙非常重要。過早喪失乳牙必定造成一系列牙頜的畸形和功能障礙。
02混合牙列階段
(6~12歲)恒牙開始萌出到乳牙被替換完畢預防錯牙合畸形,早期矯治,誘導建立正常牙合。從恒牙開始萌出,乳牙依次替換,到12歲左右,乳牙替換結(jié)束這一階段這個階段口內(nèi)既有乳牙也有恒牙,所以稱為混合牙列時期。這是兒童頜骨和牙弓發(fā)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建立恒牙牙合關系的關鍵時期。由于此階段恒牙齲發(fā)病逐漸進入高峰,防治齲齒、誘導正常牙合建立和錯牙合早期矯治是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
03年輕恒牙列階段
(12~15歲)全部乳牙被替換,全部恒牙均已萌出保護第一、二恒磨牙。12歲左右,全部乳牙被替換完畢,到13歲左右,除上下頜智齒外,恒牙均已萌出,但此時的部分恒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所以稱為年輕恒牙列。在這個時期由于其解剖形態(tài)特點,如牙合面窩溝較深,牙髓腔相對較大,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齲病發(fā)病率較高,齲壞也較嚴重,發(fā)生牙髓炎和根尖炎的可能性也大。同時第二恒磨牙雖在12歲前后萌出,窩溝齲發(fā)病率也高,因此,盡可能保護第一、第二恒磨牙,是這個時期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