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造影概述
支氣管造影是直接觀察支氣管病變的檢查方法,診斷效果好,但患者有一定痛苦。支氣管造影是胸部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之一,對支氣管疾病有肯定的診斷價值。它能確定病變的部位、范圍及病變的性質,為臨床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先天或后天性支氣管和肺的疾患,如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和肺部腫瘤、機化性肺炎、慢性肺膿腫以及肺不張等。
支氣管造影正常值
正常造影表現各葉段支氣管分支由粗變細,分級清楚,分布正常,管壁光滑,充盈均勻并容易充盈至遠端。兩側支氣管陰影對稱。
支氣管造影臨床意義
支氣管造影的適用癥范圍有:
(1)先天或后天性支氣管和肺的疾患,如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和肺部腫瘤、機化性肺炎、慢性肺膿腫以及肺不張等。
(2)原因不明的長期咳嗽或咯血。
(3)反復發(fā)作的肺炎,尤其是反復發(fā)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
(4)單側肺門增大、性質不能肯定者。
(5)慢性空洞或囊腫的鑒別診斷。
(6)局限性肺氣腫或肺不張。
檢查結果分析:
1.若支氣管充盈后粗細不均且有局部下周或擴張,支氣管固定僵硬、聚攏扭曲,造影劑排空延遲,常見于支氣管擴張。
2.若有局部支氣管狹窄或阻塞或有管腔的壓迫變形,多見于腫瘤、外傷、異物、結核或炎癥。
3.管壁不規(guī)則,造影劑突出管壁,可能是支氣管胸膜瘺、食管瘺。
支氣管造影檢查方法
支氣管造影經氣管導管直接注入氣管或支氣管腔內。成人單側15ml~20ml(40%),雙側30ml~40ml;小兒酌減。注入宜緩慢,采用體位使各葉支氣管充盈;為避免本品進入細支氣管以下呼吸單位,干擾診斷和引起肉芽腫,除在灌注時控制用量和灌注速度外,還常在碘化油內加入研磨成細末的磺胺粉,調勻以增加稠度,一般每20ml碘化油中加入5~10g,視原有制品稠度和室溫適當增減,對磺胺制劑過敏者禁用。碘化油對組織刺激輕微,一般不引起局部癥狀,但進入支氣管可刺激黏膜引起咳嗽,析出游離碘后刺激性增大,且易發(fā)生碘中毒。造影結束后利用體位引流并鼓勵患者咳出造影劑,不能咽下。若有大量碘化油誤入消化道宜采用機械刺激催吐或洗胃吸出,以免碘中毒。
支氣管造影注意事項
1.術前向患者詳細說明造影的目的、方法和可能出現的痛苦,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
2.造影前4h及造影后2h應禁食。
3.痰量多時,術前應做體位引流。
4.造影劑的配制應稀稠適當,以免造影劑進入肺泡,注入造影劑時變換體位,使造影劑分布均勻。
5.麻醉應充分,防止咳嗽劇烈影響造影效果。
6.術后進行體位引流,促進造影劑盡快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