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起病緩慢,無全身癥狀,多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常為多關節(jié)發(fā)病,也有單關節(jié)發(fā)病者。受累關節(jié)可有持續(xù)性隱痛,活動增加時加重,休息后好轉。疼痛常不嚴重,氣壓降低時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有時可有急性疼痛發(fā)作,同時有關節(jié)僵硬感,偶爾可發(fā)現關節(jié)內有磨擦音。久坐后關節(jié)僵硬加重,稍活動后好轉,有人稱之為“休息痛”。后期關節(jié)腫脹、增大及運動受限,很少完全強直,一般表現為骨阻滯征。
骨質增生的預防措施要注意適當運動,以下兩方面可留意:
1、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的運動是誘發(fā)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長期劇烈的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2、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并不是不需要運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上佳方法。因為關節(jié)軟骨的營養(yǎng)來自關節(jié)液,而關節(jié)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骨骼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jié)的必要運動,可增加關節(jié)腔內的壓力,有利于關節(jié)液間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jié)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尤其是關節(jié)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因此骨質增生康復的方法在于運動,意義在于消除或減輕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其生活和勞動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同時,骨質增生的康復方法還包括輔助療法,目前方法很多,如推拿、按摩、針炙、牽引、椎管注射、內服外用藥物等。但不少方法效果不佳,或只能緩解癥狀起不到治本的效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主張取材于自然,取材于社會,求助于人體自身,有對人體無傷害、無痛苦、能治能養(yǎng)、簡便易行的優(yōu)點的科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這里著重補充適合于骨質增生癥這種慢性病的治療、調養(yǎng)的上佳方法。
治療方法
?、僦绷麟娝幬镫x子導入法:藥物離子主要經皮膚汗腺導管口毛孔進入皮內,或經粘膜、上皮細胞間隙進入粘膜組織,其生理治療作用除電流作用外,主要由導入藥物離子的藥理特性決定,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fā)揮了藥物的作用,但因導入藥物為液體,易揮發(fā),藥效不持久,限制了該方法的治療效果。
②紫外線療法:其治療作用主要為殺菌、消炎、止痛、促進傷口愈合、脫敏、促進維生素D3的形成,以及調解機體免疫功能等。
?、郯茨εc牽引: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效果。
?、茚樉模横樉目赏ń浕钛⒂兄雇醋饔?,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癥,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菸魉幹委煟耗壳拔麽t(yī)對本癥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采用對癥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zhèn)痛的藥;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藥物;關節(jié)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
⑥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不是骨質增生的首選療法。當選用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較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咧嗅t(yī)
中藥治療:由于本癥屬于多發(fā)病、常見病,而西藥又無較理想的治療方法,所以近年來國內大量運用中醫(yī)、中藥治療本癥,方法各異,取得了很大進展。療法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屬于內治法,即內服湯藥、丸藥、散劑、酒劑等;另一類屬于外治法,即膏貼、酒類外搽劑、熏洗、外敷等法。不論內治、外治都有一定療效,但見效較慢,需要一定時間。以上一些方法,不妨可以試一試。
在指導病人進行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應正確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1、引導病人正確認識骨質增生。使病人認識到骨質增生是一種正常的退行性改變,每位老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骨質增生,骨質增生癥和其它情況一樣,都是變化的,它在人體上是一個病理過程,也可以是一個生理過程,不是永恒不變的,而是時常受各種因素所左右的。只要消除了軟組織無菌性炎癥,病情就會好轉。病人應振奮精神,樹立信心康復。
2、醫(yī)患協(xié)作。醫(yī)患雙方要同心協(xié)力,為早日康復充分發(fā)揮兩個積極性。醫(yī)護方面樹立一切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努力提高醫(yī)療技術水平,手到病除?;颊叻矫嬷鲃优浜现委煟卺t(yī)護人員指導下積極地進行“自我治療”,患者的積極性對療效起著重要作用。
3、處理好局部與整體、動與靜、康復與醫(yī)藥的關系。要通過擺事實、舉例子、使病人心理上從傳統(tǒng)觀念中擺脫出來,明確三個方面的主次關系。
1、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整體是病人,局部是指疾病。在病人的心理中,疾病占主要位置,往往忽視全身情況。實際上由于病痛折磨,日久天長,全身許多系統(tǒng)的功能都有了變化,所以在康復醫(yī)療的過程中,要局部與整體兼顧,使全身系統(tǒng)的功能都得到調動、恢復和增強。
2、動與靜的關系。得了骨質增生癥,突出的癥狀是疼痛,影響了關節(jié)、肌肉的正?;顒?,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動期,適當臥床休息是必要的,但必須指出,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應盡早下床活動,堅持功能鍛煉。
3、康復與醫(yī)藥的關系。骨質增生患者在疼痛嚴重時,要以醫(yī)藥救治為主,康復為輔。由于藥物有副作用,所以不宜長期服用。在慢性期和穩(wěn)定期,應該以理療和適當活動為主。
4、適當鍛煉,增強體質。鍛煉方法多種多樣,建議患者常年堅持下去。如太極拳、慢跑、交誼舞和走動等,這些健身活動的目地在于增強體質,這是抗病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健身活動要循序漸進,勞逸結合。不能勉強,更不能急于求成,貴在持之以恒。
5、人與天地相適應。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經常會受到自然界中各種因素的影響。骨質增生與風濕寒邪有關,應預防風濕寒邪再次侵襲,注意自然季節(jié)氣候和天氣的變化,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不斷總結經驗,學會掌握與天地相適應的本領。
前面說過,如果一定要問“骨刺”能否消除,嚴謹的醫(yī)學工作者的回答是:不能。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理解,所謂骨剌就是正常骨組織增生了部分,與組織密切相連;增生后的關節(jié)面負重面積增大,承受的壓力相對減少,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和負重能力增強,從這個角度講,骨質增生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代償性反應。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當增生的骨質對其它組織產生壓迫時,就會使人產生疼痛,麻木等不舒服的感覺。
許多專家都指出“骨剌”這個名稱不妥當,不能反映疾病的真實特點,容易引起誤解。似乎骨端有剌類東西引起了疼痛,應當把這些刺頭剔除了。實際上不是這回事,骨質增生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就象老年人的頭發(fā)變白和皺紋增多一樣,是正常的生理退行性變化。不必為此憂心忡忡,為求醫(yī)浪費精力和錢財。經化驗測定,增生的骨質和人體原有的骨骼結構相似,成分相同。如果真能將增生的骨質骨剌“消除”或“化掉”,那么人體所有的骨骼豈不是同時被消化了嗎?這種所謂的消除治療簡直等于要把病人人間蒸發(fā)一樣可怕!有些人誤以為在治療前后X線片上骨質增生稍有不同,認為骨剌被消除了。實際上,由于拍照角度、距離、曝光量等因素的影響,同一部位、不同時間拍攝的X線片影像可有輕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