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孩子加了輔食,這吃飯問題就成了家里的頭等大事,每次吃飯都跟打仗似的,使出渾身解數(shù),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可是最終卻收獲甚微。
這就導(dǎo)致媽媽們的
焦慮癥又犯了,“不好好吃飯,怎么長身體???”似乎一頓沒吃,孩子生長
發(fā)育就會倒退似的??墒悄阒绬??孩子不好好吃飯,很可能是你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怎么,不相信?快來跟嘟媽看看,你有沒有犯這些錯吧。
1.逼迫孩子吃飯
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你可能開始還能軟磨硬泡,可是時間久了難免會失去耐心,甚至強迫孩子把食物吃下去。造成孩子對進食有了不好的經(jīng)歷,結(jié)果就是讓孩子的抵觸情緒更強烈,而且即便我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食物喂進孩子嘴里,也無法將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飲食習慣灌輸?shù)胶⒆拥哪X袋里去。
正確做法:你只需要準備各種豐富的食材,至于吃不吃,吃多少,應(yīng)該孩子自己說了算。因為有時候孩子不吃,可能是不餓,或者已經(jīng)吃飽了,也可能是故意跟你對著干,這時候更是不能太強硬,否則只能讓暴風雨更加猛烈。
2.一哭就妥協(xié)
有時候孩子不想吃飯,為了能吃到零食會大哭大鬧,開始你可能并不給他,可是到了嚎叫的地步時,你可能就妥協(xié)了。這會讓他知道,只要采取這種方式,就能獲得自己想吃的東西,那么下次肯定還用這一招。
另外,孩子哭也可能是累了,困了,比如在午睡之前進食午餐,他們可能因為疲憊而哭鬧不吃東西。
正確做法:孩子哭鬧是有原因的,除了要吃零食之外,還可能是困了,累了,也可能是生病了。先判斷原因,然后采取措施。
如果是困了累了,那就更改下次進食的時間,避免在孩子困和累的時候進餐。如果是生病了,那么需要給予正確的護理,必要的時候趕緊就醫(yī)。
如果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那你就要保持冷靜,千萬別生氣,否則你就輸了。告訴他在吃飯時間是不可以吃零食的,然后堅持你的立場,無論他怎么哭鬧,都不能妥協(xié)。但是嘟媽這里提醒一點,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去做點其他的事情,不給于過多的理睬,但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一些關(guān)注,并不是妥協(xié),而是告訴他哭鬧不能解決問題,但同時又讓他感受到你的愛。也就是保持溫柔而堅定的態(tài)度。那么下次他就不會再使用這種方法了。
3.用糖果、甜點作為獎勵
很多媽媽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會對寶寶說“寶寶好好吃飯,媽媽獎勵給你糖吃”。沒有哪個孩子能夠抵擋一根棒棒糖的誘惑,因此一旦媽媽用糖作為獎勵,孩子就會乖乖就范。從而也讓你更加喜歡使用這一招。
可是,這樣做的后果,只會讓孩子認為糖果是好的,而健康的食物就是懲罰,是不好的。有研究表明,通過這種賄賂的方式讓孩子吃下某種食物,會加劇孩子對這種食物的抗拒。
正確的做法:如果孩子不想吃飯,或者不想吃某種食物,那就隨便她,千萬不要用糖果誘惑,除非你真的希望他從此再也不吃這種食物了。
你可以換一種獎勵的方式,比如準備一張貼畫,只要孩子吃飯好,就獎勵一個貼紙粘上去,當集齊某個數(shù)量的時候,可以獲得一個玩具,或者其他想要的東西,從而增加孩子的配合度,但又不會帶來負面效果。當然,也可以用蠟筆、繪本等作為獎勵。另外,當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及時給予贊美和鼓勵,也可以讓孩子下次吃的更好啊。
如果你一定用食物來作為獎勵,也可以用健康的食物作為獎勵,比如用西藍花、圣女果(記得切成小塊給寶寶食用)、酸奶等作為獎勵。讓他覺得這些食物是好的。
4.允許孩子邊吃邊玩
經(jīng)常聽到媽媽說,家里每次喂飯都是全家總動員啊,開始爸爸各種表演,不好使了,奶奶就趕緊封上汽車玩具,邊吃邊玩,實在不行,就邊看電視邊吃飯吧。這時候孩子倒是乖乖的,
眼睛看著電視,嘴巴就張開了。時間久了,就養(yǎng)成了邊吃邊玩,或者追著吃的飲食習慣,再想好好吃飯,就是難上加難了。
正確的做法:每次吃飯都把寶寶放在餐椅中,如果他想下來,那么就停止給他吃的,讓他知道,只有在餐椅里才有飯吃。剛開始他可能不理解,但是經(jīng)過幾次之后,就會慢慢明白,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5.媽媽喂飯才吃的多
有些媽媽寧愿喂孩子,都不讓孩子自己吃,認為不僅吃的到處都是米粒,清掃起來麻煩,而且孩子吃的也少,沒有媽媽喂著吃的多??蓪嶋H上,孩子自己吃飯,不僅僅是把自己喂飽,同時也是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性的大好時機。讓孩子自己吃,也能很好的解決“邊吃邊玩,沒電視不吃飯的難題”。
正確做法:給孩子穿上圍兜,地上鋪一層廢報紙,即使吃的一塌糊涂,清理起來也比較省事。而且這樣也避免了因喂飯帶來的家庭大戰(zhàn),想想都覺得值得。
6.食物單一,太不講究
很多媽媽在制作輔食的時候,要么食材單一,天天都是老三樣,要么胡亂一弄,只要做熟就行,好不好吃、難不難看一點不介意。其實,孩子也和我們成人一樣,喜歡吃好吃的食物,喜歡吃顏色鮮艷,造型美美的食物。
正確做法:采用多種食材,經(jīng)常變化花樣,比如雞蛋就有8種做法,可以點擊查看。也可以做一些造型,比如小動物,讓他們眼前一亮,肯定吃起來更積極。
7.正餐少吃,牛奶多喝
如果在正常吃飯的時間,孩子沒好好吃,媽媽會傾向于在加餐的時候,多補一些牛奶或者水果,認為這些都是健康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
可是,任何食物都不是越多越好的,都應(yīng)均衡飲食,才能獲取身體需要的所有營養(yǎng)物質(zhì)。比如牛奶攝入過多,可能導(dǎo)致食欲降低,甚至出現(xiàn)
便秘和缺鐵性貧血。另外,這些食物吃的太多,到了下一頓正餐的時候,孩子依然不好好吃飯,從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正確做法:牛奶水果都可以吃,但是要適量,更不可以替代正餐。加餐要定時定量。如果正餐孩子不餓,沒好好吃東西,那么加餐的時候,依然給予規(guī)定好的加餐量,而不是讓他吃飽,這樣他就會明白,正餐也是要好好吃的,否則就要餓肚子。
8.輔食沒味道,來點大人菜湯吃的香
多老人總認為孩子的輔食沒味道才不愛吃,加點大人的菜湯后就吃的可香甜了??墒?,成人飯菜對于寶寶來說,口味偏咸,不僅導(dǎo)致鹽攝入過多,還會增加高血壓,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還會讓寶寶更加不喜歡自己不加鹽的輔食。
正確做法:可以在寶寶的輔食中加入天然的調(diào)味品,比如西紅柿、檸檬、蝦皮等,從而提升寶寶的食欲,但是不能加成人的菜湯,如果是對于較大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和成人一起進食了,食物在制作的過程中也要少鹽,而且盡量吃蔬菜,而不是菜湯,因為菜湯的營養(yǎng)價值極低,鹽含量卻較高。
其實,讓孩子好好吃飯并不是一個短期的目標,而是長期目標,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采取措施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看眼前的好處,而是判斷是否對達成長期目標有效,否則最好不要用,因為短期讓孩子把食物吃進去,可能導(dǎo)致后來的變本加厲,那么我們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