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觀察資料顯示,估計每年有40-50萬人患肺炎球菌性肺炎,病死率為5%-10%;盡管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感染仍可引起很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采用疫苗接種可望降低肺炎雙球菌感染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和流感疫苗聯(lián)合使用可增加免疫效果。
肺炎疫苗的適用人群介紹
接種PCV7可以預防疫苗所覆蓋7種血清型肺炎鏈球菌所引起的IPD,國外研究顯示,其所包含的7種血清型所導致的IPD約占所有IPD的80%左右。2006-2007年在我國四所有代表性的兒童醫(yī)院(北京兒童醫(y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廣州兒童醫(yī)院和深圳兒童醫(yī)院)5歲以下住院肺炎兒童中臨床分離到279株肺炎球菌。分析發(fā)現(xiàn)主要的致病肺炎球菌血清型與PCV7所覆蓋血清型一致,而這7種血清型占到所有致病肺炎球菌的81%。這說明PVC7在中國同樣具有較高的血清型覆蓋率。但PCV7不能預防疫苗覆蓋血清型之外的其他血清型肺炎鏈球菌的感染。
0-5歲兒童是PCV7的適用人群。PCV7采用了蛋白結合技術。在此疫苗中,每種多糖都通過共價鍵的方式與白喉類毒素CRM197蛋白結合到一起,這種蛋白的作用相當于一種免疫載體。莢膜多糖抗原和蛋白的結合改變了免疫反應的性質,從T細胞非依賴性抗原轉換為T細胞依賴性抗原,此抗原復合物可以刺激輔助性T細胞免疫反應。嬰兒出生后不久就可對T細胞依賴性抗原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并且蛋白結合抗原能夠誘導產生免疫記憶,當受到與疫苗組分相同的肺炎鏈球菌多糖再次刺激時可以產生增強的免疫反應。
目前7價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上市,超過10年的安全使用經驗,已被列入了5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計劃免疫規(guī)劃(如美國、英國、新加坡、香港和澳門)。
肺炎疫苗接種后會出現(xiàn)什么不良反應
1、常見注射區(qū)局部的疼痛、紅腫及硬結。
2、偶見低熱(38.9oC)、身體不適感及虛弱無力、腺炎、過敏樣性反應、血清病、關節(jié)痛、肌痛、關節(jié)炎、皮疹、蕁麻疹。
3、已穩(wěn)定的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患者,會極偶然地在接種后的2-14日內血小板減小癥復發(fā)且可持續(xù)2周。
4、罕見神經病學方面的紊亂如感覺異常、急性的神經根神經病,包括格林-巴利氏綜合征,其因果關系尚未被證實。
(實習編輯:陳樂)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