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禁忌,你知道嗎?
刮痧是以中醫(y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刮痧板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之目的。但是自己刮痧療病時應掌握刮痧的禁忌癥,防止出現意外。那么,什么時候不能刮痧呢?
秋葵的功效與作用
拔罐后為什么皮膚會癢?拔罐可以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有些患者在拔罐后皮膚會出現血點、瘀血、水泡、皮膚刺癢等現象。那么拔罐后為什么皮膚會癢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由于中醫(yī)講究體質的辨證論治,拔罐后觀察皮膚的顏色、氣味等,可以了解此時身體的狀況以及自身體質。
刮痧是以中醫(y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刮痧板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之目的。但是自己刮痧療病時應掌握刮痧的禁忌癥,防止出現意外。那么,什么時候不能刮痧呢?
刮痧時,先刮背部腎俞至膀胱俞,再刮腹部氣海至中極,然后刮下肢內側陰陵泉,然骨,最后刮下肢外側委陽,足三里,刮至出現痧痕為止。常刮該穴位組合,具有強腰補腎的功效,可調理腎虛不足所致的腰痛水腫,陽痿遺精等癥。
皮膚呈偏黑色:勞累勞損所致。表現:顏色偏黑色為淤血阻滯,通常的癥狀為勞累、勞損。方法:勞損的部位除了拔罐,更好的方法是通過手法按摩配合中藥燙療,利用熱療活血通絡。
中醫(yī)理論認為,痧為陰毒、寒濕之氣的凝結體。拍打先調出痧,隨后人體發(fā)熱,被拍打的局部及全身都發(fā)熱,越痛發(fā)熱越快,陽升則陰降,陽氣就將陰氣化解,病癥即除。
拔火罐是一種充血療法,利用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緊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現象,從而產生治療作用,中國人稱它為淤血療法。由于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效果明顯,所以在民間歷代沿襲,至今不衰,連一些外國人也頗感興趣。
你面部的經絡穴位不通,氣血運行不暢,細胞含氧量低,都處在半休眠狀態(tài)了,再多的水分和營養(yǎng),也只能到表皮層,滲透不下真皮層去,而決定我們皮膚質量的正是真皮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