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疏導寒濕之邪為陰邪,人體感之則極易遏傷陽氣。濕寒之邪與風邪相伍成濕痹;濕寒之邪與風邪相伍成濕痹。濕寒滯頭可用苓桂術甘湯、澤瀉湯以利濕降濁,溫運陽氣。濕寒滯心用冠心湯,制附子可用到30克。祛寒濕,拔罐固然好,下面這些也少不了。
寒濕之邪為陰邪,人體感之則極易遏傷陽氣。寒凝濕,濕裹寒,傷陽愈深,病勢越重。加之濕寒之性黏滯,病伏愈慢,濕寒停滯,外邪又至,病見濕寒陰病。濕寒之邪多直中中焦脾胃,引起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造成上焦病變,癥見頭部昏蒙、咽郁塞堵、頸強肩硬、咳嗽痰多、嘔逆食少、胸悶氣短。濕寒之邪直傷中焦,引起脾胃陽氣中傷,水谷不化,則腹脹嘔逆、食少納差、腸鳴泄瀉,甚至水入則吐或下利清谷,造成急慢性胃腸損害的中焦病變。
濕寒傳至下焦,則見肝脾陽虛陰盛,脾陽被肝所克,肝脾陽氣并虛,陰邪郁阻,腹脹水鼓、消瘦乏力、肢寒身冷的肝脾陽虛,肝郁濕寒,產生肝脾性腹脹腫滿。寒濕傷及腎陽,陽虛不能化陰利水,形成水腫、身重、尿少、身冷等腎陽虛的病證。
此外,濕寒之邪與風邪相伍成濕痹。濕寒之邪與暑濕陰邪相兼為病,成嘔逆泄瀉等胃腸病變。臨證常見有:
?、贊窈疁^:出現如頭暈目眩、視物冒蔽、旋轉倒地、惡心嘔吐等,可用《金匱要略》之苓桂術甘湯、澤瀉湯以利濕降濁,溫運陽氣。
?、跐窈疁模捍藶闈窈疁?,抑陽不能化陰,痰飲郁阻,造成心脈痹阻不通,導致胸痹心痛發(fā)作,常表現為心前區(qū)憋悶疼痛,甚則劇烈絞痛,發(fā)作欲死;動則氣短心慌,休息減輕,嘆息少舒,手足冷涼。此為寒濕遏傷心陽,多為素有痰飲,而致胸陽不展,加之寒濕邪氣入侵,寒凝氣滯,致血行不暢。本病陽虛為本,寒凝痰阻、氣滯血瘀為標。治宜溫陽化濕,祛痰活血,方用冠心湯(制附子30克,桂枝20克,云苓30克,白術15克,焦山楂15克,瓜蔞30克,薤白15克,干姜15克,炒桃仁12克,皂刺16克,丹參20克,甘草15克,水蛭5克)。
?、蹪窈疁危撼1憩F為每犯則咳嗽喘逆,氣短氣急,咯泡沫狀稀白痰,口干不欲飲,無熱象,舌苔白滑,質暗淡,脈浮滑。凡胸陽不足,留飲在肺的人,一遇外寒則犯咳喘,為濕寒伏飲在肺,造成肅降失司,升降不利所致。感冒本為外寒,而今人多貪冷飲、涼食,醫(yī)者不辨寒熱仍以大量液體輸入,傷陽滯飲,增變病情。此類證型多見于現代的氣管炎、肺氣腫等,以小青龍湯主之。
舒肝理氣,散郁調經。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39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259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有效緩解牙齦上火出血紅腫等牙痛相關問題,平衡口腔微生態(tài)。
健客價: ¥38溫中補虛,調和肝脾,行氣止痛。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慢性淺表性胃炎見上述癥狀者。
健客價: ¥19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等癥。用于風熱感冒,目赤頭疼、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等癥。并可作清涼飲料。
健客價: ¥12彝醫(yī):嗨補里讓希習奴,乃讓希習奴。中醫(yī):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腰腿痛,風濕關節(jié)痛,癌癥疼痛。
健客價: ¥23黃葵膠囊:清利濕熱,解毒消腫。用于慢性腎炎之濕熱證,癥見:浮腫、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黃膩等。 尿毒清顆粒: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在臨床上尿毒清顆粒主要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癥期和尿毒癥早期、中醫(yī)辨證屬脾虛濕濁癥和脾虛血瘀癥者。尿毒清顆??山档图◆?、尿素氮,穩(wěn)定腎功能,延緩透析時間;另外尿毒清顆粒對改善腎性貧血,提高 血鈣、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健客價: ¥2280利尿消腫。
健客價: ¥24補氣益血。
健客價: ¥1299生津提神。
健客價: ¥240健腦、益智。
健客價: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