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
【拼音名】JīnɡFēnɡCǎo
【英文名】all-grassofStraightstalkAlpineMeadowrue
【別名】披麻草、小青草、亮星草、巖蓮、小白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直梗高山唐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alictrumalpinumL.var.elatumUlbr.[T.esquiroliiLevl.etVent.]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直梗高山唐松草,多年生小草本,全株無毛。葉均基生,4-5或更多,為二回三出復葉;葉柄長1.5-3.5cm;葉片長1.5-4cm;小葉薄革質(zhì),有短柄或無柄,圓菱形、菱狀寬倒卵形或倒卵形,長和寬均達10-20mm,3淺裂,淺裂片全緣,基部圓或?qū)捫ㄐ?,背面有時被短柔毛,脈稍隆起,網(wǎng)脈明顯?;ㄝ愀哌_25-38cm,常有一分枝;總狀花序;苞片小,狹卵形,花兩性,花梗向上直展,不向下彎曲;萼片4,花瓣狀,橢圓形,長約2mm,早落;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長約5mm,花絲絲狀,花藥狹長圓形,長約1.2mm,先端有短尖頭;心皮3-5,柱頭約與子房等長或稍長,箭頭形。瘦果狹橢圓形,稍扁,長約3mm,有8條縱肋,無柄,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400-4600m的高山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性狀】性狀鑒別全草長約40cm。須根黃褐色。二回三出復葉;小葉片近兩年革質(zhì),圓菱形或扁橢圓形,3淺裂,背面有時被短柔毛。總狀花序,花小,萼片早落;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花藥長線形,先端尖銳,花絲絲狀;子房扁橢圓形,柱頭箭頭形。
【性味】苦;性涼
【歸經(jīng)】肝;脾;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解毒;涼肝。主小兒疳積;肺炎;驚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各家論述】
1.《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血燥濕,涼血解毒。治煩熱口渴,胸悶嘔吐,吐血衄血,濕熱瀉痢,目赤口瘡,癰腫療毒,濕熱發(fā)黃。
2.《云南中草藥》:清肝消積。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藥網(wǎng)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祛風化痰,退熱鎮(zhèn)驚。用于小兒驚風,發(fā)燒咳嗽,嘔吐痰涎。
健客價: ¥13祛風化痰,退熱鎮(zhèn)驚。用于小兒驚風,發(fā)燒咳嗽,嘔吐痰涎。
健客價: ¥29.5祛風化痰,退熱鎮(zhèn)驚。用于小兒驚風,發(fā)燒咳嗽,嘔吐痰涎。
健客價: ¥9.2定驚清熱,祛風除痰。用于小兒驚風,痰涎壅盛,咳嗽氣喘,食滯嘔吐,腹痛泄瀉。
健客價: ¥69祛風化痰,退熱鎮(zhèn)驚。用于小兒驚風,發(fā)燒咳嗽,嘔吐痰涎。
健客價: ¥5.8祛風化痰,退熱鎮(zhèn)驚。用于小兒驚風,發(fā)燒咳嗽,嘔吐痰涎。
健客價: ¥53有鎮(zhèn)靜,利尿,活血的功效。用于驚風,癲癇,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閉經(jīng)。
健客價: ¥15清熱解毒,鎮(zhèn)驚息風。用于小兒高熱驚風,神昏抽搐。
健客價: ¥69定驚,熄風。用于眩暈頭痛,驚風癲癇,肢體麻木,腰膝酸痛。
健客價: ¥7.5清熱鎮(zhèn)驚,祛風化痰。用于小兒急熱驚風,感冒發(fā)熱,痰涎壅盛。
健客價: ¥11清熱開竅,止痙安神。用于熱病,高熱煩躁,神昏譫語,驚風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健客價: ¥30定驚,熄風。用于眩暈頭痛,驚風癲癇,肢體麻木,腰膝酸痛。
健客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