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應該做什么檢查
深靜脈血栓形成診斷診斷一般不困難,可利用以下的診斷方法:
1、靜脈壓測定:患肢靜脈壓升高,提示側(cè)壓處近心端靜脈有阻塞;
2、超聲:二維超聲顯像可直接見到大靜脈內(nèi)的血栓,配合Doppler測算靜脈內(nèi)血流速度,并觀察得呼吸和壓迫動作的正常反應是否存在。此種檢查對近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陽性率可達95%;對遠端者診斷敏感性僅為50%-70%,但特異性可達95%。
3、放射性核素檢查:125I纖蛋白原掃描偶用于本病的診斷。與超聲檢查相反,本檢查對腓腸肌內(nèi)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檢出率可高達90%,而對近耽深靜脈血栓診斷的特異性較差。本檢查的主要缺點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滯后48-72小時才能顯示效果。
4、阻抗容積描記法(,IPG)和靜脈血流描記法(PRG):前者應用皮膚電極,后者采用充氣袖帶測量在生理變化條件下靜脈容積的改變。靜脈阻塞時,隨呼吸和袖地充、放氣而引起伏的容積波幅度小。這種試驗對近端深靜脈雪山形成診斷的陽性率可達90%,對遠端者診斷敏感性明顯降低。
5、深靜脈造影從足部淺靜脈內(nèi)注入造影劑,在近心端使用壓脈帶,很容易使造影劑直接進入到深靜脈系統(tǒng),如果出現(xiàn)靜脈充盈缺損,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診斷。淺靜脈血栓形成診斷較容易,局部癥狀體征較明顯。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關注排行榜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