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新聞頻道 > 醫(yī)藥資訊 > 醫(yī)藥科研 > 增加糖尿病風險的心血管藥物

增加糖尿病風險的心血管藥物

2014-04-17 來源:健客網社區(qū)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世界范圍內,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續(xù)快速增加,2012年,全球有超過3.71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也因此成為心血管疾病普遍的危險因素,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患有糖尿病。

  控制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盡管使用的藥物越來越多,但只有少部分患者成功地達到了上述目標。

  在此背景下,一些用于降低心血管風險的藥物顯示出可增加新發(fā)糖尿?。∟OD)的風險或干擾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這是非常棘手的的。為此,來自悉尼大學的Ong博士等對心血管用藥與新發(fā)糖尿病的關系作了綜述,文章發(fā)表于近期的AmericanHeartJournal。

  本文回顧了他汀類藥物、煙酸、噻嗪類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這四類常用藥物的臨床試驗數據,希望在臨床試驗結果及Meta分析的基礎上量化獲益和潛在的害處。

  新發(fā)糖尿病的預測因素

  對不同人群的研究發(fā)現NOD有相似的危險因素,如空腹血糖受損(IFG)、糖尿病家族史、代謝綜合征的特征均與NOD風險增加相關。一項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發(fā)現,良好的生活方式、低體質指數、飲食、不吸煙、適度飲酒和規(guī)律運動可使NOD的風險下降,而在這些因素中,BMI占首位。

  預測NOD風險的運算方法已有制定,對于高危的受試者,使用自我報告或常規(guī)可用的臨床資料以及保存的實驗室檢測可用于評估NOD的風險。在Framingham后代隊列研究中,父母患糖尿病、肥胖、代謝綜合征特征可有效預測NOD,而這其中有多種額外變量難以獲得,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空腹胰島素、CRP等,使得這一臨床模型的區(qū)分能力難以提高。

  他汀類藥物和新發(fā)糖尿病

  在一項包括13個大型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共91140名參與者的Meta分析中,有4278人在中位4年的隨訪中出現糖尿病,他汀治療使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9%(OR=1.09,95%CI1.02-1.17)。根據此項Meta分析的總結,在4年的他汀治療中,每225名患者就會額外增加1名糖尿病患者。親脂性和親水性他汀的風險似乎無明顯差別。

  在納入的13項試驗中,有7項使用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而隨著其他更高劑量強效他汀的使用,使其結果有可能低估NOD的風險

  積極降低膽固醇減少卒中(SPARCL)試驗的結果并未納入此Meta分析中。在SPRCL試驗中,4731名患者分別接受阿托伐他汀80mg/d或安慰劑,經過中位4.9年的隨訪后發(fā)現,阿托伐他汀組的NOD有所增加((OR=1.34,95%CI1.05-1.71)。將此試驗納入先前的Meta分析后,他汀類藥物可使NOD的風險從1.09上升到1.12(95%CI1.05-1.18)。

  隨后的一項Meta分析比較了強化他汀治療與中等劑量他汀對NOD風險的影響,納入了5項試驗共32752名參與者,其中有2749人出現NOD。與中等劑量他汀相比,強化他汀治療使NOD的風險增加了12%,但同時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也降低了16%辛伐他汀80mg與阿托伐他汀80mg對NOD的影響相似,但高劑量的阿托伐他汀可明顯降低心血管事件。

  根據研究者的計算,與中等劑量他汀相比,強化他汀治療中每年489名患者中就會有1人額外出現NOD,但155人中有1人將免于主要心血管事件。

  在TNT試驗(比較了80mg與10mg阿托伐他?。DEAL試驗(比較了10mg與20mg辛伐他?。┖蚐PARCL試驗(安慰劑對照)這3項大型試驗中,有4種臨床因素均可預測NOD,包括FBG>100mg/dl、甘油三酯>150mg/dl、BMI>30kg/m2及高血壓病史。這些因素在未接受他汀治療人群中同樣可預測NOD,這在前面已作討論。

  在尚未有4種NOD危險因素的人群中,5年內出現NOD的風險<2%,但當4種危險因素齊聚一身時,NOD的風險高達25%或以上。

  在包含TNT試驗和IDEAL試驗共15056人的一項報告中,研究者根據基線NOD的危險因素比較了NOD的風險與心血管事件的下降。在8825名只有0-1個基線NOD危險因素的患者中,隨機給予80mg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在5年隨訪中有3.22%人出現了NOD,而低劑量組為3.35%;在這些NOD低危患者中,高劑量阿托伐他汀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明顯降低。

  在6231名有2-4個NOD危險因素的患者中,高劑量組中有14.32%出現NOD,而低劑量組有11.86%。與只有0-1個危險因素的患者相比,NOD高?;颊咝难苁录陌l(fā)生率也較高;但與接受低劑量他汀者比較,這類人群接受高劑量阿托伐他汀后心血管事件減少了18%。

  在瑞舒伐他汀的JUPITER試驗中,盡管使用了稍微不同的NOD危險因素:代謝綜合征、IFG、BMI>30kg/m2以及HbA1C>6%,但同樣也得出了相似結果。與安慰劑組相比,在平均1.9年隨訪中,瑞舒伐他汀使0-1項危險因素參與者的NOD增加了28%,但主要終點也減少了39%。對于無NOD危險因素的患者,瑞舒伐他汀他并未增加NOD,但主要終點卻減少了52%。

  在一些小規(guī)模的短期研究中,他汀類藥物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中的HbA1C和胰島素水平。在一項為期2個月的研究中,10-80mg的阿托伐他汀可使HbA1C增加0.2%到0.3%,但對FBG無明顯影響。在一項對糖尿病患者的隨機研究中,20mg阿托伐他汀持續(xù)4個月的治療使HbA1C增加了0.3%。

  而在長期安慰劑對照試驗中,HbA1C水平的改變反而更小。在CARDS研究中,2838名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配至10mg/d阿托伐他汀組或安慰劑組,經過中位3.9年的隨訪后,兩組間調整后HbA1C的平均差只有0.105%。

  在ASPEN研究中,研究者對2410名隨機分配至10mg/d阿托伐他汀組或安慰劑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4年的隨訪,發(fā)現HbA1C在兩組間的改變都是0.2%。在心臟保護研究(HeartProtectionStudy)包含1087名糖尿病患者的隨機樣本中,研究者測量了基線期及隨訪中位4.6年后的HbA1C,他們發(fā)現與安慰劑相比,辛伐他汀組的HbA1C輕微上升,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

  他汀類藥物已明確顯示出可減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由于與安慰相比,低劑量阿托伐他汀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降低了37%,CARDS研究已提前終止。在一項包括14項試驗共18686名糖尿病患者的Meta分析中,糖尿病與否對心血管事件的相對下降無明顯影響。在包含基線期1501名糖尿病患者的TNT試驗亞組分析中,阿托伐他汀80mg較20mg可在統(tǒng)計學上顯著減少心血管事件。

  他汀類藥物導致新發(fā)糖尿病的機制

  然而,他汀類藥物增加NOD風險的機制尚未明確,已有多種可能性被提及,這里不再贅述。動物模型中發(fā)現他汀類藥物可減少β細胞分泌胰島素,他汀類藥物還可通過減少類異戊二烯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減少葡萄糖的攝取。

  阿托伐他汀治療后發(fā)現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蛋白的劑量依賴反應也出現了下降,這有可能是他汀惡化糖耐量的另一潛在機制。最后在動物模型中,他汀誘導的肌病與肌肉中胰島素抵抗的增強有關。

  煙酸與新發(fā)糖尿病

  冠脈藥物工程(CoronaryDrugProject)于1975年完成,但由于NOD的關系,其研究結果直到2013年才公布。經過中位6.2年的隨訪后,煙酸治療組與安慰劑組NOD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1.4%和8.62%。煙酸治療對正??崭寡羌翱崭寡鞘軗p者NOD的增加均有影響。煙酸同樣增加了基線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此試驗中煙酸的使用為3g/d。

  在HPS2-THRIVE試驗中,25673名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分配至安慰劑組或2g煙酸緩釋劑加40mg/d拉羅皮蘭(laropiprant,前列腺素抑制劑)組,在經過中位3.9年的隨訪后,由于缺少有效性及過多的嚴重不良事件,該試驗被迫提前終止。煙酸/拉羅皮蘭治療組與安慰劑組中NOD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5%和8.62%。

  對于8299名隨機分組的糖尿病患者,積極治療組與安慰劑組分別有11.1%和7.5%的患者出現了糖尿病并發(fā)癥,其中最常見的是高糖血癥。

  在AIM-HIGH研究中,3414名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分配至安慰劑組或1.5-2g煙酸緩釋劑組,經過中位3年的隨訪后,由于缺少有效性也被迫終止。NOD的發(fā)生率并未報告,但29名煙酸治療患者和14名安慰劑治療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而終止治療。

  煙酸導致新發(fā)糖尿病的機制

  已知煙酸可增加胰島素抵抗,但其分子機制仍未完全明確。無論如何,AIM-HIGH試驗和HPS2-THRIVE試驗對心血管事件降低的失敗,以及煙酸不耐受的高發(fā)生率和對NOD的不良作用等,這些都表明煙酸應該被棄用。

  噻嗪類利尿藥與新發(fā)糖尿病

  在19世紀50年代噻嗪類利尿劑使用之后,發(fā)現它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控制惡化,并且可增加NOD。盡管如此,但較低劑量(與早期試驗相比)的噻嗪類利尿劑一直被推薦為降壓的一線藥物。從臨床試驗中校準降壓藥的NOD風險是非常復雜的,由于比較的藥物很少有安慰劑,并且其本身會對NOD產生有益或有害的作用。

  許多試驗評估了聯合治療的影響,如聯合噻嗪類和β受體阻滯劑。高血壓是NOD的危險因素,而研究人群的其他問題或多或少地使患者易于出現NOD,從而使比較研究進一步復雜化。

  然而,大型降壓藥物試驗明確表明噻嗪類利尿劑增加NOD的發(fā)病率,且氯噻酮、氫氯噻嗪、芐氟噻嗪的風險相當。ALLHAT試驗作為一項典型試驗,患者隨機分配至氯噻酮、氨氯地平或賴諾普利組,經過4年的隨訪后,3組間NOD的發(fā)生率分別11.6%、9.8%和8.1%。在一項包含22項隨機試驗48個隨機對照組共143153無糖尿病患者參與的網絡Meta分析中,研究中分析了各類降壓藥物的NOD風險,發(fā)現與利尿劑相比,所有降壓藥中除了β受體阻滯劑,NOD發(fā)生率均較低。

  利尿劑相關的NOD是否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仍然充滿爭議。在ALLHAT試驗中,盡管利尿劑組NOD的發(fā)病率高于氨氯地平組和賴諾普利組,但三組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卻無明顯區(qū)別。隨訪第2年未發(fā)現利尿劑與FBG改變或NOD有關,而在隨后2.9年的隨訪仍未發(fā)現利尿劑與心血管或腎臟疾病風險相關。

  在經過額外4年的隨訪后,ALLHAT的研究者發(fā)現,與接受氨氯地平或賴諾普利后出現NOD的患者相比,利尿劑相關的NOD可使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降低。

  SHEP研究對隨機分配至氯噻酮或安慰劑的4732名患者進行了平均14.3年的隨訪,發(fā)現氯噻酮可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安慰劑組的NOD和糖尿病可增高心血管風險和總死亡率,而氯噻酮組的NOD卻無此影響。氯噻酮可降低基線期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從ALLHAT試驗和SHEP研究中,我們可以得知,利尿劑在高血壓中的獲益大于NOD的任何有害結局。

  另一方面,在一些為期18年或25年的超長期研究中發(fā)現,NOD對高血壓患者會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在一項對瑞典男性17年的觀察性研究中,年齡在50-60歲的高血壓患者與FBG升高者更容易出現心肌梗死,對于主要接受噻嗪類利尿劑或β受體阻滯劑降壓的患者,FBG升高是心肌梗死的獨立預測因素。

  噻嗪類利尿劑導致新發(fā)糖尿病的機制

  噻嗪類利尿劑增加NOD風險的最可能機制或許與低鉀血癥有關。在一項包括59項臨床試驗共83個噻嗪類利尿劑研究組的分析中,利尿劑相關的血鉀改變與血糖呈負相關。在SHEP試驗中,氯噻酮組NOD的風險是安慰劑組的2倍,但當根據血鉀作統(tǒng)計學調整后,額外風險降低了41%。

  血鉀水平每降低0.5mEq/L,NOD的風險就獨立升高45%。研究者認為利尿劑導致的血鉀改變可阻止胰腺β細胞表面鉀通道的關閉,從而減少胰島素分泌。而在一項小型研究中,新診斷的高血壓患者在接受9周的氫氯噻嗪治療后,未發(fā)現FBG的改變與血鉀改變明顯相關。

  由于高鉀血癥會增加胰島素分泌,利尿劑相關的低鉀血癥或許會抑制胰島素分泌,從而導致高血糖癥。此外,低鉀血癥也可獨立于自身的胰島素分泌效應而刺激胰島素抵抗。利尿劑還可刺激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高血糖癥。在最近的一項橫斷面研究中發(fā)現,高血壓患者血清低鉀水平與糖尿病前期和新診斷糖尿病獨立相關,但正常血壓者則無此種關系,研究者認為高血壓患者的這種關系與利尿劑無關。

  不同于噻嗪類利尿劑,阿米洛利等保鉀類利尿劑對血糖不會產生不良作用。重要的是,小劑量的噻嗪類利尿劑推薦用于臨床,因為他們可產生同樣的降壓效果,而且對血鉀和血糖的影響很小。

  β受體阻滯劑與新發(fā)糖尿病

  根據2003年發(fā)表的JNC7,β受體阻滯劑推薦用于高血壓伴缺血性心臟病的一線治療,然而在英國,β受體阻滯劑自2006年以來已退出一二線的治療。近期的Meta分析表明,對于單純高血壓的患者,β受體阻滯劑較其他降壓藥增加卒中的風險,特別在老年人中,也未能減少其他終點事件的發(fā)生。但β受體阻滯劑對心力衰竭與心肌梗死患者還是很有效的。

  在一項包括12項研究共94492名患者的Meta分析中,與非利尿降壓藥相比,β受體阻滯劑可使NOD增加22%。FBG與BMI都是NOD的預測因素。在β受體阻滯劑作為(不太有效)降壓藥研究中,老年人使用阿替洛爾發(fā)生NOD的風險更高。NOD的風險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呈指數升高,這與噻嗪類利尿劑(NOD主要在第1年)和他汀類藥物(NOD的風險不隨時間改變)的作用模式不同。

  在關于降壓藥的網路Meta分析中,β受體阻滯劑相關的NOD風險與噻嗪類利尿劑無明顯差異,β受體阻滯劑的這種風險可被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所緩和。在一項關于穩(wěn)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β受體阻滯劑可增加NOD的發(fā)病率,但聯合使用β受體阻滯劑和ACEI患者的風險卻低得多。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可惡化血糖控制,但新型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似乎對此影響甚微或無此作用,至少在短期試驗中是如此。在一項包含1148名高血壓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隨機比較研究中,經過4年后,卡托普利組的平均HbA1C為7.0%,阿替洛爾組的平均HbA1C為7.5%,且有更多的患者需要額外的降糖藥物。

  在另一項對1235名患者持續(xù)35周隨訪的研究中,美托洛爾組和卡維地洛組的HbA1C分別增加了0.15%和0.02%,兩組的降壓效果則無明顯區(qū)別。

  β受體阻滯劑導致新發(fā)糖尿病的機制

  β受體阻滯劑可通過同時抑制胰島素分泌和增加胰島素抵抗而增加NOD的風險。由于胰腺β腎上腺素能受體為β2受體,非選擇性的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會表現出升高血糖的作用,而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奈比洛爾則不會。

  實際上,老式的高劑量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同樣會對血糖控制產生不良影響,像阿替洛爾等,因為這類藥并不是完全的選擇性阻斷β1受體,同時也會阻斷部分β2受體。β受體相關NOD的其他機制包括減少肌肉的脂蛋白脂肪酶、增加體重、減少胰島素清除、減少外周血流以及增加總外周血管阻力。

  新發(fā)糖尿病的預防

  在不考慮藥物相關的NOD是否會影響長期心血管風險之前,NOD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新發(fā)糖尿病不僅增加了個人醫(yī)療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全民醫(yī)療負擔。NOD患者需要更多的藥物治療,更頻繁的就診、實驗室檢測和血糖檢測。在某些衛(wèi)生保健系統(tǒng)中,這類患者需支付更多的醫(yī)保費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改變的累積效應有可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正如先前所述的,通過簡單的臨床危險因素表現,如FBG>100mg/dL以及代謝綜合征的相關特征,NOD的風險就能夠被準確評估。尚未有證據證明這些危險因素對藥物相關的NOD有所不同。患者在使用這些藥物之前應評估NOD的風險。盡管內科醫(yī)師竭盡全力地預防高危患者的糖尿病,但起始藥物相關的NOD為糖尿病預防提供了特殊的機遇。開始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應接受糖尿病預防的針對性建議。

  已有多項研究表明關注飲食和運動的生活方式干預可降低NOD的風險。在一項研究中,患者的風險降低了約50%,而經過延長7年的隨訪后,患者的風險持續(xù)降低了43%。此外,即使體重輕微下降也能降低NOD的風險,特別是體重能維持在較低水平時。在TNT試驗中,隨機化后第1年后NOD患者的體重較非NOD患者增加的更多,在調整其他預測因素后,體重改變與NOD的關系仍然明顯相關。

  應避免服用煙酸,特別是最近的兩項大型試驗表明其并不減少心血管事件。對于處于NOD高危的高血壓患者,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優(yōu)于β受體阻滯劑,實際上,ACEI或ARB可降低NOD的風險。如果需要多種藥物控制血壓,在糖尿病預防方面,新型的血管擴張性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和奈比洛爾)優(yōu)于老式的β受體阻滯劑(阿替洛爾和美托洛爾)。

  盡管噻嗪類利尿劑會增加NOD的風險,但ALLHAT試驗和SHEP試驗的長期隨訪數據顯示,患者心血管風險并未隨著噻嗪類藥物相關的NOD而升高。小劑量的噻嗪類利尿劑可降低NOD的風險。他汀類藥物在減少心血管事件方面的獲益超過NOD的任何風險,實際上,糖尿病或代謝綜合征患者從他汀治療中有特殊獲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