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fā)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它易反復發(fā)作,因而要治愈潰瘍,患者除了配合醫(yī)生治療外,還應做好相關的自我保健。
如何做好自我保???
首先要避免精神緊張。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過分憂慮對大腦皮層產生不良刺激,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潰瘍的愈合。保持輕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消化性潰瘍的關鍵。
其次要講究生活規(guī)律,注意氣候變化。消化性潰瘍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guī)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愈合。潰瘍病發(fā)作與氣候變化有關,因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被。
第三要注意飲食,建議潰瘍患者遵循以下飲食原則:
1.細嚼慢咽、規(guī)律飲食,在潰瘍急性發(fā)作期可少食多餐,但一旦癥狀得到控制,潰瘍面愈合時,應鼓勵較快恢復平日的一日三餐,因為這樣可以避免由于一日少食多餐所帶來的食物對胃的刺激而使胃酸分泌增加的現象。
2.飲食要注意營養(yǎng)。小麥、玉米、雜糧等對胃黏膜有營養(yǎng)作用,可多食用。豆?jié){、蛋類、菠菜、小白菜、油菜等食物容易消化,且中和胃酸的能力強,對胃黏膜沒有機械性刺激,也宜食用。
3.盡量少食過于酸甜辛辣和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飲濃茶和咖啡。
4.飲食不宜過飽,以免胃竇部擴張,使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增加。
5.控制脂肪攝入,因為脂肪能刺激胃酸分泌和膽汁倒流。
另外要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藥物,它們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病情。如因疾病需要非得服用,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并放在飯后服用,減少對胃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