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新聞頻道 > 醫(yī)藥資訊 > 醫(yī)藥科研 > 腫瘤突變負荷(TMB)標志物顯神威

腫瘤突變負荷(TMB)標志物顯神威

摘要:相比于針對特定基因突變起作用的腫瘤靶向藥物治療,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ICIs)則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抗腫瘤機制和療法。

  北京時間2017年4月4日,正在進行的AACR2017大會上曝出關于腫瘤免疫治療重量級猛料。去年,BMS公司的抗PD-1藥物,Opdivo,在一項名為“CheckMate026”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三期臨床試驗中宣告失敗,該公司股價也遭受重挫。據(jù)AACR2017大會最新報告,研究人員采用TMB(腫瘤突變負荷)作為標志物對CheckMate026三期臨床試驗進行回顧性研究,結果顯示,相比PD-L1,選擇TMB作為Opdivo治療NSCLC的biomarker,能更好地區(qū)分獲益人群。該研究發(fā)現(xiàn),在TMB高表達的病人中,采用Opdivo進行治療后,ORR(客觀緩解率47%vs.28%)和PFS(無進展生存期,9.7月vs.5.8月)結果顯著優(yōu)于化療[1],這一結果為BMS公司的Opdivo藥物作為NSCLC一線用藥帶來新希望。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藥企會考慮將TMB納入ICIs藥物臨床試驗的檢測范圍。

  要了解這項研究的重要意義,還得從去年BMS公司抗PD-1藥物Opdivo折戟一線NSCLC治療的臨床試驗說起,也不得不提其與老對手默沙東公司的同類藥物Keytruda相愛相殺的歷史。

  2016年8月,BMS對外宣布了名為“CheckMate026”的三期臨床試驗的核心數(shù)據(jù),在PD-L1表達>5%的NSCLC患者中,Opdivo相比化療,PFS(無進展生存期,4.2對5.9個月)和OS(總生存期,14.4對13.2個月)都沒有顯著提高。反觀默沙東公司的同類藥物Keytruda,在以PD-L1表達>50%的NSCLC患者作為入組指標的名為“Keynote024”的臨床試驗中,ORR、PFS甚至OS均完勝,拿下NSCLC一線適應癥。因此,BMS股票市值一度跌了20%,BMS的損失成就了競爭對手的市值增長。BMS公司以慘痛的代價教育后來者,PD-L1表達>5%不是一個好的指標[2]。

  2016年10月,在歐洲腫瘤年會上,BMS公布了CheckMate026的詳細數(shù)據(jù),結果依舊令人沮喪,即使PD-L1表達>50%的患者,Opdivo的療效也沒有顯示優(yōu)勢,股價一天之內又跌了10%[3]。相信此刻BMS的內心是崩潰的,為什么別人家的PD-L1高表達獲益這么好?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大量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顯示,Keytruda和Opdivo這兩類藥物高度相似。在兩家公司分別開展的“Keynote024”和“CheckMate026”這兩項臨床試驗中,也都是以PD-L1的表達作為入組標準,唯一不同的是Opdivo選擇PD-L1>5%為區(qū)分患者的指標,Keytruda選擇PD-L1>50%為指標。同為PD-1抑制劑,作用機制也基本相同,且有相似的臨床設計,為什么帶來了南轅北轍的研究結果?Opdivo當時的這一跤,跌得不明不白。

  科學研究容不得僥幸心理,真理也是越辯越明,面對基于PD-1治療NSCLC的巨大市場,尤其是一線治療市場,BMS放棄這一領域幾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對PD-L1表達檢測,本身就存在一些挑戰(zhàn)[4,5],在新的回顧性研究中,研究人員認真考慮了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最終,在2017年4月的AACR大會上,新研究探索了在TMB高表達病人中免疫治療是否優(yōu)于鉑類為基礎的化療,結果得到了肯定!這是第一項分析TMB和PD-1抑制劑的臨床獲益相關性的重量級III期隨機對照研究。這項回顧性研究顯示,Opdivo在TMB高表達病人中ORR和PFS結果顯著優(yōu)于鉑類為基礎化療。

  事實上,此次研究選擇TMB作為區(qū)分腫瘤免疫治療獲益人群并非一時的誤打誤撞,而是有著深厚的科學基礎。腫瘤是基因突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的疾病,基因突變產生的腫瘤新抗原會被免疫系統(tǒng)識別,進而被免疫系統(tǒng)殺死和清除。TMB負荷越高,腫瘤表達的新抗原越多,被免疫系統(tǒng)識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除了新抗原數(shù)量之外,質量也至關重要[6,7]。

  如今,國內不少企業(yè)在從事TMB與PD-1藥物臨床療效關聯(lián)性的研究,一些領先企業(yè)也已經發(fā)布了相關產品,比如裕策生物開發(fā)的專門針對腫瘤免疫治療的基因檢測產品YuceOneTM,其核心競爭優(yōu)勢就是在對免疫和腫瘤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針對TMB檢測從頭設計基因panel,測試結果優(yōu)于國際同行。此外,在上個月,該公司發(fā)起了天梯計劃[8],以進一步的探索和引領腫瘤精準免疫治療的方向。針對新抗原發(fā)現(xiàn),AACR墻報#628Neoantigenspredictedbyclonalmutationanalysisinlungadenocar-cinomapatients也展現(xiàn)了其和國內科研機構在neoantigen發(fā)現(xiàn)和轉化應用上的技術實力。

  相比于針對特定基因突變起作用的腫瘤靶向藥物治療,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ICIs)則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抗腫瘤機制和療法。因其對惡性/晚期腫瘤治療的有效性和多癌種適用性,近年來異常火爆,不斷有新的適應癥和藥物獲批。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除了已經上市的Yervoy(BMS,靶向CTLA-4)、Opdivo(BMS,靶向PD-1),Keytruda(Merk,靶向PD-1),Tecentriq(Roche,靶向PD-L1)之外,全球有數(shù)十種ICIs藥物研發(fā)管線。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國內PD-1/PD-L1藥物的上市和國產藥物的獲批就能實現(xiàn)。根據(jù)公開信息顯示,譽衡藥業(yè)、嘉和生物已將TMB納入其臨床試驗的檢測范圍。隨著此次CheckMate026最新結果的公布,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藥企,將TMB納入ICIs藥物臨床試驗的檢測范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