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高度可疑肺栓塞的患者,在做完肺動脈造影或CTPA后,如何快速的判斷其栓塞嚴(yán)重程度?下面介紹四種常用的方法。
肺動脈造影----Millerindex
按解剖將肺動脈樹簡化為保留肺段的主干,即右肺上葉3支、右肺中葉2支、右肺下葉4支肺段動脈,左肺上葉2支、左肺舌葉2支、左肺下葉3支肺段動脈。沒有血栓記為0,有血栓記為1,各葉動脈得分為其遠(yuǎn)端肺段個數(shù)總和。雙肺分上中下三個肺野,灌注正常記為0,灌注輕度減少記為1,灌注明顯減少記為2,無灌注記為3。將栓塞的支數(shù)與肺灌注情況相加,除以最大栓塞程度34,即栓塞支數(shù)+肺灌注分?jǐn)?shù)/[(3+2+4)+(2+2+3)+6×3]×100%。該主要是定性,即有無栓塞、有無灌注。
CTPA----Bankierindex
按解剖將肺動脈樹簡化為保留肺段的主干,即右肺上葉3支、右肺中葉2支、右肺下葉4支肺段動脈,左肺上葉2支、左肺舌葉2支、左肺下葉3支肺段動脈。沒有血栓記為0,有血栓記為1,各葉動脈得分為其遠(yuǎn)端肺段個數(shù)總和。將栓塞的支數(shù)相加,除以最大栓塞程度16,即栓塞支數(shù)/[(3+2+4)+(2+2+3)]。該方法主要是定性,即有無栓塞。
CTPA----Qanadliindex
按解剖將肺動脈樹簡化為保留肺段的主干,但不同于上兩種方法,即右肺上葉3支、右肺中葉2支、右肺下葉5支肺段動脈,左肺上葉3支、左肺舌葉2支、左肺下葉5支肺段動脈。沒有血栓記為0,部分栓塞記為1,完全栓塞記為2,各葉動脈得分為其遠(yuǎn)端肺段個數(shù)總和。將栓塞的支數(shù)分別乘以其栓塞程度后相加,除以最大栓塞程度40,即∑栓塞支數(shù)×栓塞程度/[(3+2+5)×2+(3+2+5)×2]。該方法為半定量,即將栓塞程度分為部分栓塞和完全栓塞。
CTPA----Mastoraindex
按肺動脈解剖,將肺動脈樹按節(jié)段簡化,即肺動脈主干1支+左右肺動脈干2支+左右葉間肺動脈2支+肺葉動脈6支+肺段動脈20支=31支,無栓塞記為0,栓塞<25%記為1,25%~50%記為2,50%~75%記為3,75%~99%記為4,100%記為5,栓塞的支數(shù)分別乘以相應(yīng)的栓塞程度,除以最大栓塞程度155,即∑栓塞支數(shù)×栓塞程度/[(1+2+3×2+2+10×2)×5]。該方法屬于半定量,較Qanadli的栓塞程度分的更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