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睡眠 糖尿病不再來
近段時間,一些媒體報道說,長期的睡眠缺乏,可能會導致人體應激系統激活或影響碳水化合物代謝,人體內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將變得活躍,進而導致患上糖尿病的不良后果。對此。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可信的。
現目前,很多人對糖尿病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以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實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時為糖耐量損傷(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時為空腹血糖損傷(IFG)在我國醫(yī)生在作出診斷時往往要結合臨床癥狀加以考慮,如果有癥狀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達到上述糖尿病診斷標準,就可以判定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癥狀,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時達到上述標準,才可以判為糖尿病。
近段時間,一些媒體報道說,長期的睡眠缺乏,可能會導致人體應激系統激活或影響碳水化合物代謝,人體內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將變得活躍,進而導致患上糖尿病的不良后果。對此。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可信的。
糖尿病人常感到力不從心,四肢乏力,其重要原因就是體內細胞嚴重缺乏能量和營養(yǎng)。人體每天都需要一定的營養(yǎng)和能量維持新陳代謝。
糖尿病患者由于機體植物神經功能異常,應變能力差,要盡量避免突然接觸冷空氣。即便是為了“敗火”,也不要大量吃冷飲和涼拌菜,以免導致胃腸蠕動加快,出現腹痛、腹瀉。
最近臨床研究發(fā)現,孕婦的血糖值即使未超標準,還是有惡化為糖尿病的可能。亞洲長期缺乏一套本土性的妊娠糖尿病基本資料,只能依據美國全國糖尿病資料小組的標準判定孕婦是否出現妊娠糖尿病。
“以往生活條件不好,人們都認為懷孕要使勁吃,月子要好好補,生的孩子越胖越好?!敝腥A醫(yī)學會圍產醫(y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產科楊慧霞教授說,如今,人們主要面臨的是營養(yǎng)過剩和失調問題,上述三大陳舊的生育觀念,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必須破除。
半年前,姚大媽查出患有糖尿病。病友們向她傳授經驗說,每天要餓著,嚴格控制一日三餐。“我每頓飯只吃半個饅頭或一小碗米飯,菜是少葷多素,水果、甜食一點兒都不沾。”
近年來,隨著糖尿病知識的普及和患者健康教育的推廣,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對于血脂異常在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多數糖尿病患者知之甚少。
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明顯增加。環(huán)境因素,尤其是飲食方式和結構的改變,是導致目前2型糖尿病患病人數驟增的重要原因。高脂飲食和過量飲酒,是當前不良飲食習慣的顯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