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季,人們大多貪食冷飲冷食,脾胃功能還沒有恢復過來。
秋季,若是大魚大肉進補,會增添脾胃負擔,消化吸收的效果都不會很好。用一些有滋補作用的素食來進補,既可起到補虛的效果,又不會增加脾胃負擔,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1、紅薯
紅薯。又名地瓜、山芋、番薯、白薯等。主要有:
補虛乏
益氣力
健脾胃
強腎陰
紅薯最常適宜用來補虛。經(jīng)常食用紅薯還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血管最愛的吃法
紅薯1個,去皮切絲;洋蔥四分之一個,切小塊;海帶適量,切絲;口蘑適量,切絲。
鍋中燒開水,將紅薯絲、洋蔥塊、口蘑絲、海帶絲倒人湯中煮沸,改小火煮10分鐘,加人鹽、雞精、香油調(diào)味即可食用。
紅薯放久了,水分被蒸發(fā),增加了紅薯中糖的濃度。在放置過程中,紅薯中的水參與淀粉的水解反應,變成了糖,使紅薯內(nèi)糖分增多。因此,放置久的紅薯比新挖出土的紅薯要甜。
2、芋頭
芋頭。又稱香芋、芋艿。中醫(yī)學認為,芋頭性平,味甘、辛,入腸、胃經(jīng),具有益胃生津、寬腸通便、化痰散結(jié)的功效,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及久病體弱的老人食用,是老人秋補的佳品。
脾胃最喜歡的吃法
強胃健脾取鮮芋頭250克,鯽魚500克,胡椒、豬油、食鹽各適量。將芋頭和魚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煮至熟爛,再加入胡椒、豬油、食鹽調(diào)味服食。
此方載于唐代孟洗所著的《食療本草》,具有強胃健脾之功,適于虛勞乏力者。
脾為后天之本,主生血,主肉。脾胃強健,氣血生化才能源源不斷,所以對于虛勞乏力者,補脾生血是關(guān)鍵。
3、蓮藕
蓮藕。中醫(yī)認為,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經(jīng),具有清熱生津、補脾開胃、止瀉的功效;熟藕性溫,具有益胃健脾、養(yǎng)血補氣的功效。
由此可見,補虛需要吃熟蓮藕,對脾胃虛弱、氣血虧虛者均有良好的補益效果。
最補血的吃法:釀蓮藕
用料:豬絞肉300克,蓮藕2節(jié),香菇4朵,雞蛋清1只,紅辣椒、蔥、蒜、姜、油、生粉、雞粉、鹽、白胡椒粉、醬油適量。
做法
將1湯匙生粉與5湯匙清水調(diào)勻成生粉水待用。豬絞肉置入大碗內(nèi),放入香菇末、蔥花、蒜蓉和雞蛋清,加入二分之一湯匙雞粉、1湯匙鹽和六分之一匙白胡椒粉攪拌均勻,腌制15分鐘。
將肉餡釀入蓮藕的孔內(nèi),抹平置盤。沸水放入釀好的蓮藕大火隔水清蒸20分鐘,取出倒出盤中的湯汁。
燒熱2湯匙油,爆香蔥花、姜蒜蓉和紅椒末,倒入蒸蓮藕的湯汁和1碗清水,加入醬油、鹽和生粉水拌勻煮沸,澆在釀蓮藕上即可。
功效
補血生肌,適合秋冬季進補。
注意事項
1、不要以為所有的蔬果,都可以生吃
要沖洗干凈,以防生蟲和農(nóng)藥。如馬鈴薯生吃,就不易消化。
2、不要把有效的部分舍棄不食
盡可能想辦法食用蔬果的全部,除非是難以消化,或有毒害的部分。
據(jù)說蘿卜的葉子含鈣比根多四倍,皮里的維生素A含量則是根部的25倍。
馬鈴薯的礦物質(zhì)主要存在皮里。芹菜的葉子也很有營養(yǎng)。
3、不要長期單吃一兩種蔬果
每種蔬果有每種風味和不同的營養(yǎng),如果能交替著吃,比較容易獲得平衡的營養(yǎng),也較有新鮮感。
4、不要等蔬果失去了原有的風味才吃
水果應保持新鮮度,這樣才能保持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