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出抗癌力(一)
摘要: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身體活動和其他控制體重的措施,如健康飲食可能有助于降低癌癥的復發(fā),提升人體抗癌力。
在《聚健康》抗癌力專題節(jié)目第三集當中,主持人問我癌癥是不是都跟吃有關。我當時的回答是:在城市高發(fā)癌癥中,35%和吃有關。也有大量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資料顯示,約有1/3惡性腫瘤的發(fā)生與膳食營養(yǎng)因素密切相關。講究膳食結構的合理,膳食行為的科學,成為防癌、抗癌、促進康復的重要舉措之一。那么如何通過飲食提高身體的抗癌力呢?我的學生、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營養(yǎng)學教研室主任孫麗紅教授在我的指導下做了腫瘤與飲食關系的博士課題,當時我們通過研究上千例病例,得出了很多有意義的結論,也總結出許多“吃出抗癌力”的方法,在這里推薦給大家。
食物雜而多樣化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大約有40多種,而在各種天然食品中,沒有一種食物能夠完全滿足個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只有雜食多種食物才能保證攝取較全面的營養(yǎng)素。因此,食物越雜,種類越多,互補作用就越強和越好。否則,可或致營養(yǎng)不足,或導致疾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今人們食用的肉類食物越來越多,肉類在每天膳食中的比例明顯增加,而谷類的消費量呈顯著下降趨勢,蔬菜、水果等的消費量也依舊不足。這種“西化”的膳食方式使得各種“富貴病”(癌癥、
糖尿病、高血壓、超重和肥胖)的發(fā)病率快速飆升,這就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和營養(yǎng)偏頗導致的嚴重后果??梢姡攀辰Y構平衡與否,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
植物來源的食物為主
現在富貴病和文明病高發(fā),究其病因,大都與不健康(甚至是有害的)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有關。研究證實:西方的、動物性為主的膳食結構,含有促發(fā)這些疾病的因子,而缺乏促進心身健康的因子。相反,有一大類膳食能夠抵抗這些富貴病和文明病,它就是天然的、以植物性食物(谷類、蔬菜、水果、豆類和堅果類等)為主的膳食。
植物性膳食不僅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素,同時也能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和抗癌力。任何一種營養(yǎng)的缺乏或失衡,對免疫系統(tǒng)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當今社會,許多人由于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全谷類、豆類等食物攝入不足,因此往往易缺乏對免疫系統(tǒng)有益的植物營養(yǎng)素、抗氧化劑與多糖等營養(yǎng)成分。
在一生中保持健康體重
肥胖是目前困擾著多數人的健康問題??梢哉f,肥胖是健康狀況普遍惡化的明顯征兆之一。肥胖已成了人類的流行病。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營養(yǎng)專家曾預言:肥胖將會取代吸煙,成為首要的致癌因素,尤其是在一些發(fā)展中國家。“目前,至少有20%的癌癥與肥胖相關,吸煙導致的癌癥則占所有癌癥的30%左右,肥胖與吸煙的致癌率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在美國,吸煙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但肥胖人數卻在迅速增加。因此,過不了多久,肥胖的致癌率就會超過吸煙的致癌率。”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身體活動和其他控制體重的措施,如健康飲食可能有助于降低癌癥的復發(fā),提升人體抗癌力。
限制紅肉攝入,避免加工的肉制品
現代研究表明:過量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可促進結
腸癌及乳腺癌的發(fā)生。流行病學調查證明:高脂肪飲食地區(qū),如北美洲、西歐地區(qū)結腸癌的發(fā)病率高;而在脂肪飲食較低的亞洲和非洲,結腸癌的發(fā)病率明顯較低。還有調查證明,乳腺癌的發(fā)病與動物性脂肪攝入量有關,而與植物性脂肪攝入量無明顯關系。
現在,人類動物性食物的消耗比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增加了好幾十倍,現代的飼養(yǎng)方式能夠提供人們大量的肉品消耗。但它潛在性的隱憂和問題卻非常多,包括動物飼養(yǎng)的方式、抗生素和生長激素的殘留等。長期過量攝入這些食品添加劑,累積在身體當中,就會增加肝、腎的負擔,甚至于最后導致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