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和癬癥在皮膚病中完全屬于兩類性質、不同病因、不同癥狀和不同治療方法的疾病。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卻把兩者混為一談,帶來了不少不良后果。
二者病因不同
皮炎,由于引發(fā)的病因是多種多樣的,故又分為許多大類。常見的主要有: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蟲咬皮炎、神經性皮炎、季節(jié)性皮炎等。
癬癥,是由霉菌甲面而引起的一類皮膚病。霉菌有喜溫暖、潮濕的習慣或習性,因而在我國南方一帶特別多見。根據霉菌侵犯部位的不同,通常又將其分為頭癬、足癬(俗稱濕氣)、手癬(俗稱鵝掌風)、體癬(俗稱銅錢癬)、花斑癬(俗稱汗癬)和股癬等。
Tips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皮膚病的名稱雖然也叫“癬”,但卻名不符實。如:奶癬實為嬰兒濕疹,頑癬實為神經性皮炎,牛皮癬實為銀屑病,魚鱗癬實為魚鱗病等等。切不可望文生義,擅自用藥。
皮損處表現癥狀不同
1、癬的典型特征:面積小,呈環(huán)狀,邊界清晰
癬在不同部位表現的也不太一樣。有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等等。簡單分辨,癬的皮損部位一般為環(huán)形紅斑,邊界較清晰,周圍會有小丘疹;可能會伴有有瘙癢,脫屑等現象。
2、皮炎的特征:面積較大,一發(fā)一大片,邊界不清
皮炎的表現多種多樣不容易判斷,一般表現為大片紅斑、丘疹及局部水腫等現象,嚴重時還會伴有水泡。皮膚感染除了真菌感染(癬),還有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這些感染也都比較容易診斷。所以對于實在分辨不清的皮炎,我們還可以選用排除法。
最簡單的記憶口訣:皮炎,一發(fā)一大片,且邊界不清;癬病面積小,呈環(huán)狀,邊界清晰。
總結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皮炎的局部治療,一般選擇類固醇激素類藥膏。癬則是由皮膚癬菌感染所致,屬于真菌感染,所以應該選擇抗真菌藥物治療。
1、抗真菌藥治療皮炎,起不到效果
皮炎的病因多種多樣,如果把治療癬的抗真菌藥用于皮炎,可能發(fā)揮不到治療作用,但也不會造成其他不良影響。
2、激素類藥物治療癬病,可能會加重感染
如果使用激素類藥膏治療皮膚癬,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甚至還會加重感染。使用時一定要多多注意,不可隨意亂用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