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的何旭教授回顧性分析組合式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膽紅素吸附治療急性肝衰竭患者對膽紅素的清除特性,并于2016年血液凈化論壇進行了相關(guān)議題的演講?,F(xiàn)對其研究總結(jié)如下:
研究方法:
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1日入住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的急性肝衰竭83例患者,共接受223次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膽紅素吸附治療,血流量200~250ml/min,經(jīng)血漿成分分離器(EC-40)分離富含白蛋白的血漿,分離速度為90ml/min,血漿成分經(jīng)CVVH血濾器(AV600)濾過,超濾率66ml/min,濃縮血漿成分再經(jīng)BRS-350吸附柱吸附后回輸體內(nèi)。同時應用前稀釋方式在EC40W前輸入置換液(4L/h)。治療時間均為8小時。檢測治療前、3小時、8小時血生化、血常規(guī)。
研究結(jié)果:
83例患者治療前總膽紅素(TBL)、直接膽紅素(DBL)、間接膽紅素(IDBL)分別為280.4±122.0、215.7±92.4、65.5±41.6umol/L。單次治療三者下降率分別為(43.67±16.21)、(42.59±15.81)、(46.16±21.5)%。單次治療前后δ膽紅素無明顯變化,分別為46.2(26.8-51.7)、45.0(23.4-54.8)umol/L(P=0.44)。單次治療TBL下降率與膽紅素/白蛋白摩爾濃度比無關(guān),而與δ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比值呈負相關(guān)(r=﹣0.61,P<0.001)。單次治療前后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小板變化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83例患者中21例治療≥3次,前3次治療TBL下降率分別為(50.1±11.0)、(51.3±8.0)、(49.9±10.9)%。DBL下降率分別為(46.5±17.1)%、(48.5±14.3)%、(48.8±8.3);IDBL下降率分別為(50.7±21.2)%、(50.0±18.3)、(54.2±17.5)%,各次治療間下降率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研究結(jié)論:
與文獻報道國際通用的人工肝支持治療方法相比,組合式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膽紅素吸附治療具有較高的膽紅素清除率,且連續(xù)多次治療膽紅素清除效能無衰減現(xiàn)象,對直接及間接膽紅素清除無差別,但對δ膽紅素無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