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理分型是以組織形態(tài)結構和細胞生物學特性為基礎,不同類型的胃癌,其形態(tài)結構和生物學行為各異,流行病學和分子機制亦不同,以致現(xiàn)有的胃癌病理分型系統(tǒng)眾多。目前,常用的是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WHO分型。
1大體形態(tài)分型
1.1Borrmann分型
1923年德國病理學家Borrmann提出一種胃癌大體形態(tài)分型方法,稱為Borrmann分型。此分型主要根據(jù)癌瘤在黏膜面的形態(tài)特征和在胃壁內的浸潤方式進行分類,將胃癌分為4型。Ⅰ型(結節(jié)型),腫瘤向胃腔內生長,隆起明顯,基底較寬,境界清楚。Ⅱ型(潰瘍局限型),腫瘤有明顯的潰瘍形成,邊緣隆起明顯,基底與正常胃組織所成角度<90度,境界較清楚。Ⅲ型(浸潤潰瘍型),腫瘤有明顯的潰瘍形成,邊緣部分隆起,部分被浸潤破壞,境界不清,向周圍浸潤明顯,是最常見的類型,約占50%。Ⅳ型(彌漫浸潤型),呈彌漫性浸潤性生長,難以確定腫瘤邊界,由于癌細胞彌漫浸潤及纖維組織增生,胃壁呈廣泛增厚變硬,稱“革囊胃”。Borrmann分型是胃癌經(jīng)典的分型方法,既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學行為,又簡潔實用,國際上廣泛采用。
1.2早期胃癌
Hirschwitz于1958年成功研制光導纖維胃鏡,并于1961年開始應用于臨床,使對胃癌的早期診斷和胃黏膜病征的認識取得了劃時代的進步。日本消化內鏡協(xié)會1962年提出了早期胃癌的概念。早期胃癌指病變僅侵及黏膜或黏膜下層不論癌腫大小,不論有無淋巴結轉移。病變深度已超過黏膜下層的胃癌稱為進展期胃癌,進展期胃癌再根據(jù)Borrmann分型法分類。臨床上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預后良好,其5年存活率達90%以上。因此,為了改善胃癌預后、提高胃癌早期診斷率及認識水平而將早期胃癌單獨分型。早期胃癌在胃癌中約占10%~46%,日本較高而歐洲低;腫瘤直徑一般<3cm;淋巴結轉移率在10%~20%。根據(jù)大體形態(tài),早期胃癌又分為隆起型(占10%)、淺表型和凹陷型(占25%),淺表型又分為淺表隆起型、淺表平坦型和淺表凹陷型。總體上,在東西方國家均以淺表凹陷型和凹陷型多見,約占60%。日本胃癌協(xié)會曾在全國開展早期胃癌的篩查工作,發(fā)現(xiàn)1139例胃癌,早期胃癌527例,占46.3%。早期胃癌的單獨分型顯著提高了日本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因此,智利、委內瑞拉等相繼開展早期胃癌的篩查工作。
胃癌診斷技術的發(fā)展不僅提高了早期診斷率,而且發(fā)現(xiàn)的病灶也越來越小。早在1966年,日本學者就把20mm以下表淺型早期胃癌稱為微小病變,開始對特殊類型的早期胃癌進行研究。1978年10月日本消化內鏡協(xié)會提出了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的概念,規(guī)定病灶最大直徑<5mm為微小胃癌(microgastriccancer),病灶最大直徑在5~10mm為小胃癌(smallgastriccancer)。小胃癌和微小胃癌均是早期胃癌的一種特殊類型,以淺表平坦型多見,分化較好,微小胃癌約占早期胃癌的2.9%~10%,小胃癌約占6.8%~21.0%。“一點癌”(超微小癌)是微小胃癌的特殊類型,指胃鏡黏膜活檢證實為癌,但是手術后切除胃標本經(jīng)全部系列取材也未能找到癌細胞者。這些分類有助于提高臨床醫(yī)師識別微小胃癌的能力,從而提高早期胃癌的診斷率。
1.3黏膜內癌
隨著早期胃癌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胃黏膜上皮異型增生(dysplasia)是其癌前病變,因而日益受到廣泛重視。不同學者對胃黏膜上皮異型增生的命名、性質、治療均有不同的見解,尤其異型增生與黏膜內癌的關系一直存在爭議。異型增生在歐美文獻中常稱為的腺瘤(adenoma)或扁平腺瘤(flatadenoma),在日本被稱為異型上皮巢(atypicalepithelialesion)。日本病理學家注重觀察組織結構特點、細胞和核的異型性,重視核與核仁的大小和完整性,而忽視病變的浸潤程度。而西方學者則重視細胞核在細胞內的位置和核的分層現(xiàn)象以及病灶的浸潤,因此被西方病理學家診斷為重度異型增生的病灶在日本通常被診斷為癌。為消除分歧,1996年來自6個國家的9位病理醫(yī)師在意大利Padova召開消化道上皮腫瘤分型研討會,并制定了胃黏膜上皮異型增生的Padova國際標準。該標準將Ⅲ型分為低度不典型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包括可疑的非浸潤癌和浸潤癌)。1998年9月,在世界胃腸病大會召開之前,來自12個國家的30位病理醫(yī)師在Vienna達成共識,制定胃腸上皮腫瘤的Vienna分型。將胃腸道上皮增生分為5型,Ⅰ型指無腫瘤細胞和異型增生,包括正常上皮的炎性反應、再生、肥大、萎縮、異型性等;Ⅱ型指可疑的異型增生;Ⅲ型無浸潤的低度異型增生;Ⅳ型無浸潤的重度異型增生,又分為重度異型增生、原位癌和可疑的浸潤性癌;Ⅴ型浸潤癌,又分為黏膜內癌和黏膜下癌。對于Ⅰ型無需隨訪,Ⅱ型則需要隨訪,Ⅲ型可局部處理或密切隨訪,Ⅳ型和Ⅴ型均須積極治療。由于黏膜內癌診斷和治療方面仍有分歧,因此在2000年底,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又修訂了Vienna分型法,將原來Ⅴ型中的黏膜內癌劃分為Ⅳ型,這種分型明確區(qū)分黏膜內癌和黏膜下癌,解決了黏膜內癌的定義問題,有利于指導治療,促進內鏡醫(yī)師和臨床醫(yī)師的交流。
2組織學分型
2.1Lauren分型
1965年Lauren根據(jù)胃癌的組織結構和生物學行為,將胃癌分為腸型和彌漫型,后來稱為Lauren分型。該分型不僅反映腫瘤的生物學行為,而且體現(xiàn)其病因、發(fā)病機制和流行特征。腸型胃癌一般具有明顯的腺管結構,瘤細胞呈柱狀或立方形,可見刷狀緣、炎癥細胞浸潤和腸上皮化生,結構類似腸癌;以膨脹式生長。腸型胃癌病程較長,發(fā)病率較高,多見于老年、男性,預后較好,常被認為繼發(fā)于慢性萎縮性胃炎。彌漫型胃癌癌細胞呈彌漫性生長,缺乏細胞連接,一般不形成腺管,分化較差。與腸型胃癌比較,彌漫型胃癌受環(huán)境影響較小,多見于年輕女性,易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預后較差。近來研究表明,部分彌漫型胃癌有家族聚集和遺傳性,家族性胃癌很少位于胃竇部且常在正常腺體內出現(xiàn)印戒細胞,家系連鎖研究發(fā)現(xiàn)CDH1基因胚系突變是其發(fā)病原因,攜帶CDH1胚系突變者終生發(fā)生胃癌的概率在男性是80%、女性是70%。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腸型胃癌在亞洲國家如中國、日本發(fā)病率較彌漫型胃癌高。組織發(fā)生研究表明,腸型胃癌起源于腸化生黏膜,彌漫型胃癌起源于胃固有黏膜。在分子機制方面,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在腸型胃癌中陽性率為13%~16%,而在彌漫型胃癌中僅0~6%;hTERTmRNA在腸型胃癌中表達率為86%,而在彌漫型胃癌中為90%以上。對于預后的判斷,盡管彌漫型胃癌預后較差,但是Lauren分型作為獨立預后因素仍有爭議。該分型的另一優(yōu)點是可以利用胃鏡下活檢組織進行胃癌分型,指導手術治療。與手術切除標本分型相比,胃鏡活檢組織腸型胃癌和彌漫型胃癌診斷準確率分別為74%~87%、74%~75%,特異性分別為90%、82%。Lauren分型簡明有效,常被西方國家采用。但是,有10%~20%的病例,兼有腸型和彌漫型的特征,難以歸入其中任何一種,而稱為混合型。
2.2日本胃癌分型
日本胃癌研究會成立于1961年,成立之初制訂了“胃癌外科病理處理規(guī)約”,作為胃癌診斷、處理、分類等的全國統(tǒng)一標準。此規(guī)約幾經(jīng)修改,不斷完善。在最新的1999年修訂的第13版胃癌規(guī)約中,日本胃癌研究會將胃癌分為一般型和特殊型。一般型包括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高分化型、中分化型)、低分化腺癌(實性型、非實性型)、印戒細胞癌和黏液腺癌。特殊類型包括鱗腺癌、鱗癌、類癌和其他不能分類的癌。第13版規(guī)約將未分化癌伴少量腺癌細胞的胃癌劃分為低分化腺癌,而第12版規(guī)約與WHO分型一樣,將未分化癌單獨作為一型??傮w上,日本胃癌協(xié)會的分類與WHO分類差別不大,目前我國也多采用此分類。根據(jù)臨床病理特點和流行病學研究,與Lauren分型相比,乳頭狀腺癌和管狀腺癌相當于腸型胃癌(分化型),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細胞癌相當于彌漫型胃癌(未分化型),而黏液腺癌根據(jù)其主要成分而定。
2.3WHO分型
WHO于1979年提出以組織來源及其異型性為基礎的國際分型。該系統(tǒng)將胃癌分為腺癌(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腺鱗癌、鱗狀細胞癌、類癌、未分化癌和不能分類的癌。當兩種類型組織并存時,根據(jù)占優(yōu)勢的組織分型,同時注明次要組織類型。對腺癌按其分化程度(分化程度最低的部分)分為高分化型、中分化型和低分化腺癌。1990年WHO對胃癌組織分型進行修改,新的標準將胃癌分為上皮性腫瘤和類癌兩類,上皮性腫瘤包括腺癌(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鱗腺癌、未分化癌和不能分類的癌。
各種組織類型腫瘤顯微鏡下結構各異。(1)管狀腺癌,癌組織呈腺管樣或腺泡狀結構。根據(jù)其細胞分化程度,可分為高、中分化兩種。(2)乳頭狀腺癌,癌細胞一般分化較好,呈立方形或高柱狀,排列在纖細的樹枝狀間質周圍組成粗細不等的乳頭狀結構。(3)低分化腺癌,癌細胞矮柱狀或不定形,呈小巢狀或條索狀排列;基本無腺管結構。根據(jù)間質多少分為實性型和非實性型。(4)黏液腺癌,其特點為癌細胞形成管腔,分泌大量黏液,由于大量黏液物質積聚,使許多腺腔擴展或破裂,黏液物質浸潤間質,即形成“黏液湖”。(5)印戒細胞癌,為癌細胞分泌大量黏液,且黏液位于細胞內,將核推于細胞一側周邊,整個細胞呈印戒狀。其惡性程度較細胞外黏液者更高。(6)腺鱗癌,又稱腺棘細胞癌,是一種腺癌與鱗癌并存的腫瘤。腺癌部分細胞分化較好,而鱗癌部分細胞分化較差。(7)鱗狀細胞癌,其細胞分化多為中度至低度,呈典型鱗癌結構,累及食管末端者,應考慮為食管原發(fā)性鱗癌擴展所致。(8)未分化癌,癌細胞彌散成片狀或團塊狀,不形成管狀結構或其他組織結構。細胞體積小,異形性明顯,在組織形態(tài)和功能上均缺乏分化特征。(9)類癌,為來自消化道腺體底部嗜銀細胞的一種低度惡性腫瘤,癌細胞較小,大小均一,排列密集,嗜銀染色可見胞漿內有黑褐色嗜銀顆粒。
胃腸類癌是生長緩慢、表現(xiàn)復雜的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西方國家發(fā)病率較高。良性和惡性類癌的區(qū)分既往根據(jù)轉移或浸潤等行為,2000年新的WHO診斷標準則根據(jù)其組織學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直接浸潤、轉移和腫瘤大小。惡性類癌細胞有中度以上異型性、核分裂指數(shù)增高(>2/10HPF)或腫瘤直徑>1cm或腫瘤侵入腸壁(固有肌層或肌層外)或有淋巴結、肝臟轉移。良性類癌細胞有中度以下異型性、核分裂指數(shù)≤2/10HPF、腫瘤直徑≤1cm、腫瘤無局部浸潤和轉移等特點。胃類癌占所有類癌病例的10%~30%。Rindi等將胃類癌分為Ⅰ~Ⅲ型,Ⅰ型:伴有慢性萎縮性胃炎;Ⅱ型:可伴有卓-艾綜合征和多發(fā)性內分泌腫瘤(MEN2I),Ⅲ型:散發(fā)性胃類癌。其中Ⅰ型最常見,占63%~75%,Ⅱ型最少(0~10%),Ⅲ型占13%~20%。Ⅰ型腫瘤常為多發(fā),息肉狀改變,瘤體直徑多數(shù)<1cm,多位于胃體或胃底,極少轉移,可采用胃鏡下切除,預后最好;Ⅱ型分化一般良好,多發(fā),低度惡性,預后介于Ⅰ~Ⅲ型之間,當瘤體增大時,胃大部分切除是較好的治療方法;Ⅲ型瘤體直徑多數(shù)>2cm,浸潤性強,多有轉移,轉移率高達60%,根治性手術是惟一治療方法,此型預后最差。
3其他分型
3.1Goseki分型
Goseki等于1992年提出以腺管的分化程度和胞漿內黏液豐富度為指標的胃癌分型,即Goseki分型。此系統(tǒng)將胃癌分為四型:Ⅰ型腺管分化好但是胞漿黏液少;Ⅱ型腺管分化好且胞漿黏液豐富;Ⅲ型腺管分化差且胞漿黏液少;Ⅳ型腺管分化差但是胞漿黏液豐富。黏液有無的判斷可以通過AB或PAS染色確認。由于胞漿黏液及腺管分化程度均與預后有關,因此Goseki分型被認為除具有可重復性、簡潔、實用等優(yōu)點之外,在判斷預后方面僅次于TNM分期。Monig等比較UICC分期、WHO分型、腫瘤分化、Lauren分型及Goseki分型對于胃癌預后的預測價值,發(fā)現(xiàn)Goseki分型與WHO分型、腫瘤分化、Lauren分型相關,但是均無判斷預后的價值,僅UICC分期與預后有關。意大利Guglielmi等報道,Goseki分型與Lauren分型相比無優(yōu)越性,不是評估預后的有效指標,而Lauren分型與預后密切相關。
3.2生長方式分型
1964年,我國張蔭昌等根據(jù)胃癌生長方式將胃癌分為團塊狀生長型、彌漫狀生長型和巢狀生長型。1977年,Ming把胃癌分成膨脹型和浸潤型。膨脹型腫瘤呈膨脹性生長,癌細胞集聚成大的團塊狀,擠壓周圍組織,邊界清楚。浸潤型腫瘤呈浸潤性生長,瘤細胞分散成條索狀,不形成大的團塊,與周圍組織無明顯的界限,多為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細胞癌。
3.3漿膜浸潤分型
Roukos等報道以漿膜和淋巴結受癌細胞浸潤與否為基礎的分類方法,可以預測腫瘤的復發(fā),該方法將胃癌分為三型,Ⅰ型漿膜與淋巴結均無癌細胞浸潤,Ⅱ型漿膜與淋巴結其中之一有癌侵犯,Ⅲ型二者均被癌侵犯,他們發(fā)現(xiàn),D2根治術后Ⅰ型復發(fā)率低、Ⅲ型復發(fā)率高,他們提出對Ⅲ型胃癌需改進治療措施。
總之,現(xiàn)有胃癌病理分型系統(tǒng)眾多,但是仍缺乏公認的能夠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后的簡潔實用的分型標準。因此,許多學者仍在不斷探討新的分型系統(tǒng)。理想的分型系統(tǒng)不僅要反映生物學特性,而且具有可重復性和臨床實用性。免疫組織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為難以分型、難以診斷的胃癌及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提供了有效的分型手段,為探討胃癌發(fā)病機制及新的病理分型開辟了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