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分娩的四大因素是產力、產道、胎兒及精神心理因素,其中任何一個或幾個因素異常即可能導致分娩進程受阻而發(fā)生難產。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產程異常的處理。
潛伏期異常
有潛伏期延長傾向首先應除外假臨產,若確已臨產,可予以哌替啶100mg或地西泮10mg肌內注射,糾正不協調性子宮收縮,當宮縮協調后可很快進入活躍期。若鎮(zhèn)靜藥后宮縮無改善,可加用縮宮素,觀察2~4小時仍無進展,則應重新評估頭盆關系,若有骨盆不稱應行剖宮產,以免延誤處理導致滯產。
活躍期宮頸擴張延緩或停滯
陰道檢查了解骨盆情況及胎方位,若無明顯頭盆不稱,可行人工破膜加強產力,促進產程進展。嚴重的胎頭位置異常,如高直后位、前不均傾位、額位及頦后位等應立即行剖宮產。
若無頭盆不稱及無嚴重胎位異常,可用縮宮素加強宮縮,觀察2~4小時產程仍無進展,或進展欠滿意(宮頸擴張率<1cm/h)應行剖宮產。
胎頭下降延緩或停滯
第一產程末第二產程胎頭下降延緩或停滯,提示胎頭在中骨盆遇到阻力,也應及時做陰道檢查,了解中骨盆及出口情況,有無宮頸水腫,胎方位及胎頭下降水平,胎頭水腫及顱骨重疊情況,若無頭盆不稱或嚴重胎位異常,可用縮宮素加強宮縮;若為枕橫位或枕后位可試行徒手將胎頭轉為枕前位,待胎頭下降至≧+3,宮頸開全后行產鉗或胎頭吸引器助產,若徒手轉胎方位失敗,胎頭仍持續(xù)在+2以上,應行剖宮產。
臨床特殊情況處理小貼士
1.哌替啶、地西泮
哌替啶、地西泮對胎兒的呼吸抑制作用往往在用藥后2小時達峰值,以前主張?zhí)?小時內不分娩可以使用,現在認為估計胎兒4小時內不分娩可以使用,且最好在潛伏期使用。使用后可能有胎動減少,或電子胎心監(jiān)護顯示基線較平,一般不會增加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
2.米索前列醇
米索前列醇與米非司酮合用可終止49天內早孕。但由于前者對子宮的強力而有效的收縮作用,大量文獻報道可用于中晚期妊娠引產及加強產程中子宮收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縮宮素相比較,該藥加強子宮收縮的作用比縮宮素強,促宮頸成熟作用比縮宮素明顯,但更容易引起強制性子宮收縮。
因此,用在晚期妊娠引產及加強宮縮而引起子宮破裂、羊水栓塞等嚴重并發(fā)癥。故多數人不主張在晚期妊娠引產及產程中加強宮縮時使用。
3.持續(xù)性枕后位、枕橫位的診斷時機問題
臨產后如果骨盆正常,胎兒不大,產力正常,80%的枕后位、枕橫位可以向前旋轉成枕前位而經陰道分娩。如果有骨盆狹窄,胎兒較大,或產力異常,胎兒在骨盆內的旋轉受阻,產程圖提示胎頭下降停滯2小時及以上,經處理(如人工旋轉胎頭等)無效,即可診斷為持續(xù)性枕后位及持續(xù)性枕橫位而行剖宮產,不需要試產到宮口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