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還記得年初看到“借山而居”這篇文章時的驚艷,那時我正在早高峰的地鐵上。我把文章轉(zhuǎn)發(fā)給朋友說你看,終南山上的民宅4000塊能租20年,咱們也去吧……到現(xiàn)在一年過去了,我還在北京擠著地鐵吸著霾。這一年,我一直關(guān)注著終南山上的二冬,看著他養(yǎng)狗養(yǎng)雞養(yǎng)鵝,給植物澆水,寫詩畫畫。他的新書《借山而居》也出版了,我想謝謝他,為很多包括我在內(nèi)的,有著“田園夢”又不得不在城市森林里拼搏的人,提供了精神上的庇護所。
一千年太長,一天又太短
一年了?
去年這個時間,梳理了一年的生活瑣碎,一晃竟是又一年。按說山上的日子,已經(jīng)過的很慢,春華秋實,每一天都是實實在在的一天,但我還是覺得快,大概是因為一生的輪回,太短,了。
年齡越大就越不清楚哪些是想象出來的,哪些是真正發(fā)生過的,于是,幸好有照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
一月|還在下雪
在一月,“借山而居”的傳播,帶給我的,更多是謹(jǐn)小慎微的沉默和審時度勢的暗戰(zhàn),雖有疲憊,但卻因此看見了更多。
在一月,我應(yīng)該是連續(xù)寫了,四篇回應(yīng)的文章,來過渡這篇帖子對我的影響,最重要的一篇就是最后這篇,只有一個表情的文——吃茶去。
一月,還在下雪
毛茸茸的樹枝
叮叮咣咣,鑿冰取水
剛有一只猴子穿著不合身的衣服從門口路過討水喝
臨走的時候
他問我
這山里可有神仙么?
我有五只雞,最先有名字的是一只不太合群的雞,叫鳳霞。朋友說給其他雞也起上名字吧,我說好啊,農(nóng)村的雞,得起點農(nóng)村的名字,比如翠紅、蘭英什么的。毛色鮮艷,雙目圓睜的,叫紅艷吧,聽上去很潑辣。柔軟一點的,叫玉珠,像小妹。每天和大公雞眉來眼去的,叫春花了,很風(fēng)騷的婆娘。大公雞呢?果真雄赳赳氣昂昂,很霸氣,叫雄霸吧?熊霸?不行,不夠屌絲。雞霸?算了,當(dāng)我沒說。還是叫建國吧。
建國是我們村最壯的一只公雞。
鳳霞總是獨來獨往,別人吃完了她才去吃。我平常會多照顧她。
我覺得鳳霞長的不差啊,豐乳肥臀,多有母雞味兒。比那幾個婆娘身材都好,眼神也柔軟的多。
我一直覺得,并置,是最客觀的。就像我們看武林外傳覺得閆妮挺漂亮的,但和范冰冰走一塊,就暗淡許多,覺得范冰冰挺漂亮的,但讓她和凱拉.奈特莉站一塊,就會標(biāo)致得索然無味。
不信你看看鳳霞,再看紅艷,明顯,鳳霞就很鳳霞,紅艷就很紅艷。
有光
記得朋友問,“借山而居”那個帖子之后生活有受到什么影響沒,說實話本來是有的,但我都差不多消解掉了。因為公眾化本身就很敏感。想象下大概也能清楚,當(dāng)一個人公眾化之后,就再也回不去到那種“偷偷躲在背后看這個世界”的那種客觀了。就像明星,他們一出名就再也體會不到擠公交車被一對奶蹭到背的酥香柔軟。喪失了躲在人群背后看世界的那種美好,是最悲哀的事。藏在后面的生活有多樣性,才是我最迷戀的部分,那種旁觀的清,和誰都看不見你的安全感,清澈動人,鮮活有味兒。
所以我最避諱的就是地址和個人照片。山頂和山下都看不清這個世界,我更喜歡躲在人群后面審視臺上臺下的眾生相。
朋友問,那后續(xù)呢?
后續(xù)就是生活啊。曬太陽發(fā)呆聽音樂寫字喝茶做飯喂狗喂雞喂鵝給菜澆水做酸豆角收雞蛋曬被子涼柿餅趕集會友。畫畫,寫書。
二月|此地正好
人群和愛情都有催眠作用,讓人不清醒。唯有孤獨,清澈如初生
二月,春節(jié)回家了一個禮拜左右
我是2A......離2B很近...…很雞凍
很慚愧,每次下山只要超過一個禮拜,我就會有焦慮感。環(huán)境有催眠作用,一旦離的太近,就會迷失自我,會被動,會疼。所以還是要逃離。
你清楚所有的名言名句其實都是那些與之對應(yīng)的人的自圓其說的藥。像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根本就是不成立的。繁雜而瑣碎的環(huán)境是針,只要扎你,疼痛神經(jīng)就會有反應(yīng)。之所以這句話盛行是因為一個觀念流行都是源于他有很厚的群眾基礎(chǔ)的,因為能做到隱于野的人是極少的,而內(nèi)心喜歡隱逸的人卻很多。所以這個觀念其實是那些想隱于野但又舍不掉市的生活品質(zhì)的人意淫的產(chǎn)物。
我看名言名句時,就像看一顆顆鮮紅的小藥丸。我清楚,所以我騙不了自己。
此地正好
青梅竹馬(遺憾,下面的狗狗,四月份突發(fā)感冒不在了。這是后話)
這一生的時間都可由我任意支配,并會持續(xù)下去;有電影、音樂、書,有宣紙、毛筆,油畫框;有雞有鵝,有貓有狗;有山有云有風(fēng)有太陽,有有吃有喝有余糧。可以自然醒,沐暄堂。
我想要的一切,我都有。我不想要的都和我無關(guān)。
三月|杏花開
三月,最后一場雪
還畫什么畫,站一會就行了
杏花寶寶
三月,杏花開
撒歡奔跑
假裝摔倒
妻妾成群
兩只公雞,一只母雞,那么其中戰(zhàn)敗的一只,就會被孤立。
兩只母雞,一只公雞,那么這兩只母雞,就會形影不離,成為閨蜜。
一窩母雞,一只公雞
這樣公雞就有了公雞的范兒
母雞就也有了
燉雞的味兒
三月底,野花遍地
四月|吃貨的季節(jié)
四月,吃貨的季節(jié)
蒲公英,可以吃
水抄,涼拌,蔥姜蒜
榆錢
口感筋道
榆錢,也可以玩
核桃須,剝的時候有快感
核桃須,蔥油涼拌
槐花,最愛吃了。
土雞蛋的分辨很簡單,蛋清的粘稠度,和蛋黃顏色,偏橙
……騷等,抹下口水,繼續(xù)
蒸著吃,可以配香油蒜泥
米飯,有花香
四月,可以吃到羊奶子果了
有蚊子
五月|交配的季節(jié)
五月,山花爛漫
繡線菊成熟以后,風(fēng)一吹,雪花遍地
野菊花,拿回家
后山坡上有一片花海,星星點點的小黃花,像漫山遍野的螢火蟲,美極了。但過兩天再去,就被山里村民給割光喂牛了。他們只有看到菜地里的洋芋開花了才會欣喜。
饑餓美學(xué)。
我問我嬸,一個中年男人的啤酒肚有什么美感呢?我嬸說,氣派?。?ldquo;氣派”對于她來說,高于傳統(tǒng)審美標(biāo)準(zhǔn)里的“美”(五官標(biāo)致之類),成了她視角下的正常審美。這種審美其實是源那種權(quán)力的饑餓感,九十年代男人將西裝褲勒緊白襯衫,BB機,大哥大掛著皮帶外翻,就是源于那種權(quán)力的饑餓感。就像現(xiàn)在有人覺得包著土豪金的建筑好看,是源于金錢的饑餓感。而農(nóng)民把漫山遍野的野花割草喂牛,只欣喜菜地里那些能夠結(jié)果子的花,是源于,糧食的饑餓感。
我發(fā)現(xiàn)野花總是更好看一些。就像花園里的月季,我們都見過。但是墻角里開出幾朵雛菊,就動人的多。
神秘的陌生感,給人帶來的,不止是新鮮。
偶遇蓮花
櫻桃好吃
早杏
燒麥仁,重點:一定要有柴火灰的香味
金花銀花金銀花
五月,交配的季節(jié)
蝴蝶還挺溫情的。像中國式的愛情,含蓄而內(nèi)斂。
象鼻蟲就有點.......有點歐美風(fēng)
高手在民間:一邊疾速奔走,一邊嘿咻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給幼婷,添個竇文濤和許子?xùn)|
兩個小家伙,走哪跟哪,一定是把我當(dāng)媽媽了
槐花花期很短
還沒吃夠(???????)
這天下午,偶遇一只螞蟻,被另外兩只夾攻。
場面很血腥,B級
螞蟻,只有小時候我才專注它。
我一直覺得,蝴蝶翅膀上的圖案,是造物主畫上去的
六月|小菜園
六月,小菜園
蜀葵的花期好長
給植物澆水的時候,是能聽見它們喝水地聲音的。
撓一撓番茄寶寶
椒嫩如水
所有的生物,小的時候,眼神都是一樣的。像小雞、小鴨子、小狗、小豬、一兩歲的小寶寶,包括植物剛結(jié)出的果子,小花苞,都是懵懂天真,可愛至極。
麥子熟了
算黃算割
半夜房子滲水
下著雨改水渠,想起杜甫
竟然真的叫張二冬!!!
咋滴?!
這可是個有故事的命名。
我哥叫冬冬,我出生的時候我爸估計嫌起名字太麻煩不想動腦筋,于是。。。(農(nóng)村人起名字,一點都不費勁,一二三四順著排就對了)
我后來問我爸為毛這么輕易就把我的人生給定了。。。我爸支支吾吾半天找詞語,然后理直氣壯說:大冬二冬,這樣聽起來才顯得親不是!
唉,好心塞,一顆裝逼的心好痛.....
六月,回家了一趟,幫忙收麥子
回來后,鑰匙忘帶了。
不管是老的工藝,還是老的工業(yè),做工都是很用心的,就像這把“華山牌”的老鎖,雞蛋大小,沉甸甸的,要是忘帶,我拿錘子砸,鐵棍都砸彎了,鎖芯還沒彈出來。只好動用切割機。
致敬那個不浮躁、不投機的時代。
六月,公眾號有了原創(chuàng),可以賺贊賞的稿費了。
四只造蛋雞,每天都有驚喜
七月|知了知了
花蹦蹦
知了太多了
七月,有桃吃
西瓜我不吃籽
野百合,長的很好吃
谷子結(jié)籽
菜園可摘
營養(yǎng)不良的苦瓜黃瓜,實在慚愧。
秋葵倒是長得茁壯
水抄油潑
八月|又是吃貨的季節(jié)
野葡萄
八月,又是吃貨的季節(jié)
八月炸,口感就是拌了白糖的面糊糊
花蹦蹦長大了
一顆蔥
近代有個做盆景的出家人,素仁和尚,文人樹開宗立派的大師。說素仁和尚經(jīng)常去盆景市場買一些別的匠人認(rèn)為沒價值的樁子,回去后自己修剪養(yǎng)護。那些被忽略的樁子被素仁修剪后的意境、神韻,高雅脫塵,并且成了在盆景藝術(shù)史里很重要的作品。那么同樣一個樹樁,素仁和匠人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呢?
藝術(shù)是很玄妙的。打個比方,比如一個老農(nóng)在山上挖了一棵適合做盆景的樁子,搬回家后修了下,覺得挺好看的,當(dāng)盆栽放在窗戶臺。那么這棵品相不錯的樹樁,可能就值幾十塊錢。素仁和尚見到后,覺得有多余的枝條,于是咔嚓一剪刀。他只需要剪那一下,這棵樹樁就從盆栽上升為盆景,價值就從二十塊上升到二十萬。(說起這個想起前年在山下一個村民家看到有個極其難得的刺柏,隔日去看,竟被他修毀了……難過了好一陣)
那么這一剪刀剪掉了什么呢?
這一枝,不小心,多剪掉了一片葉子
這樣就完整多了。
而就是這一點,它才符合“點線面”的美學(xué)標(biāo)準(zhǔn)。而那個標(biāo)準(zhǔn),就是藝術(shù)存在的意義。也就是素仁那一剪刀剪掉的多余。
九月|遍地小野菊
我媽媽給我的眉豆種子
眉豆,真好聽
大胡子
九月,谷子熟了
“鄭佳”是去年同學(xué)送上來的狗,同學(xué)叫鄭佳,就叫他“鄭佳”了。其實本來叫牛牛,但陜西話里,牛牛是男性生殖器的意思。我整天牛牛牛牛地喊,太淫蕩了。
城里養(yǎng)大狗有很多不便,遛狗都是個麻煩。所以就只能關(guān)屋里,“鄭佳”來之前,天天在地下室關(guān)著,長了兩歲,連奔跑都沒試過,快精神分裂了。剛來的時候,明顯眉頭緊鎖,一臉焦慮?,F(xiàn)在跑起來都是在笑的。有圖有真相,面相騙不了人。
九月,遍地小野菊
九月,有幸結(jié)識石樸老師,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說有幸,確實可以說,當(dāng)代中國畫,師法傳統(tǒng)這一塊,如果只留下一人,一定石樸。
石樸先生畫
很慚愧,我對畫很愛,但對“畫畫”并不是很愛,頂多是喜歡。甚至喜歡都算不上,所以就很懶。我最愛的是曬太陽,躺在綁著杏樹的吊床上想象。畫畫對我來說,就像男人喝酒,婆娘們打麻將,是下午茶的糖,僅僅是閑散生活里一個的娛樂。但就像練武,十年磨一劍,要進入中國畫,確實是要下功夫的。
聽起來好無望,筆墨功夫,要是能復(fù)制粘貼就好了
我還是先看看云
看看野花
十月|秋意濃
十月,秋意濃
直接掛的火晶柿子,一直可以掛到大雪。
霜凍之后吃起來像冰激凌
秋天的氣息很好,蕭瑟與孤獨,滿山的紅葉和枯黃,還有讓人清醒的寒意。清醒,就容易悲觀,所以秋天最容易...伐開心
霜降掛柿餅。不難,削皮就行
泡點酸棗醋
野菊花,小火焙干,可以泡茶
燃燒的樹葉有香味
春天的早上,夏天的晚上。冬天的正午,秋天的下午。
我只畫了小番茄,花是籬笆畫的
高非說上來我這寫字比較安靜,和終南山的氣息有關(guān)。好吧,理由找得好,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書房太亂了……
我自己讀書少,所以我賞慕愛讀書的人,那種有才華,又很正統(tǒng)的讀書人。身邊像周公度、高非、呂紹勛,都是因為賞慕,一見如故。事實上他們也確實給了我很多啟發(fā)。我反倒不喜歡藝術(shù)家,尤其是藝術(shù)區(qū)的藝術(shù)家。尤其是受西方現(xiàn)代藝術(shù)那一套影響至深的藝術(shù)家,最是不喜歡。
西方藝術(shù)肯定并張揚的那些“自我價值”——分裂、虛無、偏激、激進、極端、懷疑、顛覆、反叛、搖滾、迷惘、矯飾、死亡、前衛(wèi)、表現(xiàn)、形式主義,讓很多人進入后一輩子找不到出口,瘋掉。文藝更是一種病。這種沒有出口的青春期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浮夸、虛無、迷茫、抑郁、孤獨、躁亂、分裂直到垮掉,找不到原因。最后被治愈的,還是回到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內(nèi)斂的、安靜的、溫情的、悲憫的、質(zhì)樸的、包容的、宗教般的,真、開闊。
平靜。
高非字
寫完字還有我煮面吃
偶遇兩位尼師
印象很深。我從小路下山,遠遠看見一師一徒,從山里走出來,走在前面的徒弟真的就像個未經(jīng)世事的小尼姑一樣,腳步輕快,走走停停,好生新鮮。還一邊和師父講話一邊倒著走,可愛極了。對比著后面的師父,非常有師父的沉穩(wěn),和藹安靜。一瞬間,有金庸武俠的穿越感。
偷拍一張
見過很多出家人,很少能看到面相好的和尚,大多愚鈍,渾濁,倒是面相好的尼姑有很多看上去很干凈的。
女人容易令男人濁,卻也容易讓自己清。你看,那些單身的女性,大多數(shù)都很“清”。
十一月|有小雪
小鵝長大了,鏘鏘三人行改行出來混了。沐暄中學(xué)后操場一角,三白衣少年毆打、凌辱低年級黃色毛衣男生,長達數(shù)十分鐘。
據(jù)說這個被打的穿毛衣的男孩子是新轉(zhuǎn)來的,被教訓(xùn)是因為上課總是積極回答老師提問…
確實,長大了……
太亂了。
遠處的小朋友不準(zhǔn)再看了!
明年的鵝蛋應(yīng)該就可以孵小鵝
十一月,山下霧霾很稠
山里的云很輕
十一月,有小雪
清掉一批畫給鄰居老太太燒材
玉,石頭而已。
油畫就是好,防水防曬防滲漏,可以燒炕、遮光、扎籬笆,冬天可以取暖,夏天可以擋風(fēng),小畫還可以當(dāng)茶盤哦。國畫就只能糊墻引火記電話號碼,還是買油畫吧
做不到植物,能做到動物也行。植物只需要陽光和水就能滿足地活一生,你看他們,太陽出來就很好,渴了,一點水就很歡樂,能做到植物那樣的,是佛。動物的話,比植物的需求多了一點,除了吃好睡好之外還得撒歡奔跑,還要交女伴。這些都能滿足,就是最好的一生了。人的話。
十一月的一天,帶土豆下山,應(yīng)該是土豆長這么大第一次下山,作為伙伴,感觸頗多,我覺得它應(yīng)該比我的感受更深刻。它像一個穿越到現(xiàn)代社會的古人,緊張好奇不知所措——其實我知道他在想什么。土豆身上有很多我會用一生學(xué)習(xí)的東西,比如簡單,眼睛里的天真。能在以后的生活里,做到和土豆一樣,吃飽喝好,撒歡奔跑,就接近道了。
小枕頭
十二月|每一滴水都結(jié)冰
十二月,每一滴水都結(jié)冰
大多數(shù)人看到好看的照片首先會問“你用什么手機拍的?這么好看!”,我用小米還是蘋果,八百萬像素還是兩千萬像素,有什么區(qū)別嗎?相機只是端在手里的眼睛,只是“取舍(動詞)”拍攝者眼里看到的世界??吹靡?,300塊錢的老年機都能拍出大片??床灰?,三萬塊的單反也只能拍出“到此一游”的高清版。
嘉陵的皮夾克
我并不介意分享生活,我只是希望,當(dāng)我們看到一張照片時,能夠借用拍攝者的眼睛,和他一起愉悅、悵然,或心動。分享的快感在于共振,在于對這個世界的思考,能有相同的方法論。注冊了個新的公眾號“二冬”,有理解的閱讀對象讓我更輕松。我希望對這個世界的思考,能讓我更通透,我還年輕,還要上升。
每天要是只做一頓飯就好了
今年雨季太長,之前做的柿子餅,都發(fā)霉了
?。ㄖ埽┕刃仲I的小米給幾個小伙伴吃,我可沒有貪污哦
十二月,一月出版社約的書,十二月才看見。整整一年,好事多磨。
叮……
山上的生活表面看上去也是重復(fù)的,但其實不是。埋頭工作的重復(fù)是機械的,就像超市收銀員。山上的那種重復(fù)卻是永遠帶著新鮮的飽滿,因為關(guān)注的對象,是身邊的細(xì)節(jié),就像你隨時可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陣雨驚喜。
頻繁的幸福感。所以我一般不回答,我會住山上一輩子嗎這種問題。
自知,自律,自覺,自省,自醒,自救,自得其樂,自圓其說,自命不凡,自我認(rèn)同。
我必須要越來越好看,越來越像個,孩子,越來越像個,慈眉善目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