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孩子不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孩子還會因此更叛逆,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段來自一個從小到大,飽受媽媽打罵,從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的思考,耐人尋味,給我們做家長的敲響了警鐘。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故事的主人翁叫雷漢云,他生于1977年,比我小3歲,但他的媽媽非常嚴厲,嚴厲得近乎沒有人情味。他的媽媽叫劉芳。劉芳精明能干,出生在農村,不安于現(xiàn)狀,把目光投向縣城做起了豆腐生意,生意興隆后又用賣豆腐的錢開了旅店,店面不大,但需要時刻打理,根本沒有時間管教兒子。
她把兒子接到縣城上初中,但由于城鄉(xiāng)差異,兒子基礎薄弱,聽不懂老師的講課,成績倒數(shù)。為了維持在學校的尊嚴,兒子想到了改成績,劉芳從班主任處了解之后,回家見到剛回來的兒子沖上去就是一耳光,挨打后還讓跪地上反省,不許吃飯。劉芳不懂教育,而班主任也缺乏理智,竟然說:“你要再不好好管漢云,他恐怕都考不上高中。”這句話對劉芳打孩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也是一個班主任,當我向家長反映事實時,總是先說不要打孩子,如果你打,下次孩子就不信任我了。劉芳和班主任都應該面對這樣的問題,學會發(fā)問,詢問孩子這樣做的思想根源,進而引導孩子提高認識。可是他們沒有做到,孩子遭到了毒打。
當劉芳到學??吹嚼诐h云正和他喜歡的成績好的同學玩跳格子游戲,沖上去抓住兒子就是一響亮耳光,這一打,讓學習成績剛有起色的兒子再也不愿去上學了。劉芳不但當著兒子要好的同學面打兒子,還說:“又在貪玩,你難道真打算不上高中了嗎?”他的同學們擔心他媽媽怪罪自己,都不和他玩了。
漢云要退學,劉芳抬手就是一耳光,然后把兒子推出家門:“你要真不上學了,往后就別再進這個家!”在哥哥哀求下,漢云沒被趕出家門,從此漢云跟著媽媽學做生意,他把賓館的大小事打理得井井有條。
劉芳不知道保護孩子的面子,保護孩子的面子就是保護孩子的尊嚴,就是保護孩子的人格。劉芳不知道第一時間經過大腦的話不能說出去,要經過大腦的過濾篩選再說;孩子潛意識里會朝著她說話的方向發(fā)展;所以情緒失控時最好少說話。
后來劉芳給兩個兒子各1000萬元,讓哥倆外出闖蕩做生意,磨煉幾年后回家接手父母的生意。由于自制力太差,漢云玩電玩游戲,三個月就輸70萬,一晚上就輸15萬,不去經營生意,1000萬全沒了。媽媽劉芳知道后把漢云帶到妻兒面前,喝令跪下,用皮帶抽。盡管妻子求情,劉芳也不顧。
漢云自此離家出走,過起流浪生活。他靠信用卡套現(xiàn)度日,還信用卡的日子近了,他沒錢,就戴面具,穿女裝,去商場行竊,結果被抓。漢云被抓,劉芳說:“好丟人!”
劉芳不知道孩子的今天是她一手造成的。一個優(yōu)秀的女人可以使一個家庭的三代人幸福,她連讓她的兒子都感覺不到幸福。所以面對辦案民警,漢云說出了開頭的那句話。
這個故事我逐字逐句地讀了兩遍,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也打過孩子,現(xiàn)在想,我是多么簡單!打在身上的傷可能不久就能痊愈,但心靈上的痛需要好久也磨滅不了。老師和家長打孩子都是在發(fā)泄自己的壞情緒,都在傷害孩子。愿我們每個人都不要做穿西裝的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