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六歲的女兒走進了校園,成為了一名小學生,起初對校園生活滿是期待的她,半個月的時間就變了樣,從兒童變成一名學生的身份轉換讓女兒很不適應。
還記得開學的前幾天,女兒對校園生活滿是憧憬,經常開心地跟家人說:“媽媽,我馬上可以背著我的書包上學去啦,我有漂亮的衣服和文具,我還可以認識好多小朋友,以后就可以一起玩啦!”每天晚上臨睡前,女兒都會看一眼她的新文具,背著她的新書包在家里轉兩圈,給家里人展示一下,問我們漂不漂亮。
與女兒的期待相比,我更多的是對她會不適應校園生活的擔憂,女兒雖然性格還算開朗,在幼兒園時也很快適應了,但是校園畢竟不一樣,尤其是嚴厲的課堂紀律,恐怕會讓小家伙一時無法接受。
開學那天,我?guī)е哌M了她期待已久的校園,老師把她領進了教室,看到坐在課桌前的女兒,像個小喜鵲一樣和周圍的同學開始相互認識,我懸著的心開始放下。
那天放學,我早早就趕到了學校門口,生怕錯過了女兒第一次放學。女兒見到我特別開心,一路上都在跟我講她今天認識的朋友,見到的老師。
第一天上學,老師就給孩子們布置了作業(yè),因為還沒有正式上課,作業(yè)不多,一回到家里就拿出新文具擺放的整整齊齊,然后看起了書。
就這樣,愉快的上學生活持續(xù)了一周。
第二周的周一,我照例接女兒放學,沒想到女兒走出校門就一頭扎進我的懷里嚎啕大哭。我問她怎么了她也不說,那一刻我的心里比她還難過。
回到家里,女兒乖乖地進了書房寫作業(yè),還是什么也不愿意告訴我們??吹脚畠哼@樣,我一時也想不出解決辦法,就給女兒的班主任老師打了電話。
經過和班主任的溝通才知道,原來是女兒周末的作業(yè)沒做,今天課堂上老師檢查作業(yè),全班只有兩個同學沒做完,其中就有一個是她,老師就批評了她幾句,這對于從小就聽慣了老師家長表揚的女兒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班主任老師告訴我,孩子剛剛從學前兒童的角色轉化,不適應是肯定會有的,家長不用過分緊張,但是孩子在作息和學習方面的習慣養(yǎng)成在這段時間是關鍵期,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適當督促孩子,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一起努力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聽了班主任的話,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剛上小學的時候,我的媽媽也是每天跟在后面催我做作業(yè),但是我喜歡拖,每天晚上我都是很晚才做完作業(yè),直到有一天我拖得太晚睡著了,第二天醒來作業(yè)沒有做完,到學校被老師批評了一次,從那以后,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yè),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不做作業(yè)的情況。
想想自己再想想女兒,我竟有一絲愧疚,女兒比我小時候乖太多,要是我按時督促了一下女兒肯定不會忘記,看來在孩子養(yǎng)成習慣的初期,家長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幫助孩子適應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