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昨天帶女兒小米糊上完周內(nèi)課,一起去旁邊的餐廳吃飯。
落座、點餐、等待,看到鄰桌有位媽媽也帶著一個小女孩就餐,因為同為帶孩子出行的媽媽,不由多看了幾眼。
那位媽媽穿著時尚,妝容畫得精致,小女孩看樣子要比小米糊大一些,留著齊肩發(fā),白白凈凈的挺可愛。
他們點的餐送上來了,這位漂亮的媽媽對小女孩說:“妞妞,你坐著不要動,媽媽給你拿只小碗來撥飯。”
這個小舉動,頓時讓我覺得她是位細(xì)心又體貼的媽媽。
小女孩沒出聲,點了點頭。
很快她媽媽回來了,手里拿著那種一次性用的塑料碗,正當(dāng)她要用來給孩子從大碗向塑料碗夾菜時,旁邊正好有人經(jīng)過,不小心撞了她胳膊一下,這樣一來她夾菜的手一抖,菜就全掉在了桌子上。
接下來的一幕誰也沒有預(yù)料到。
這位漂亮媽媽火冒三丈,一邊“啪”的一聲把筷子扣在桌子上,一邊沖著碰她的人大吼:“你走路不看人的???你長眼睛是干什么吃的?”
實話實說,我當(dāng)時就被這一嗓子吼懵了。
剛剛在我眼中時尚漂亮的媽媽,頓時變了模樣,活象一只暴躁的獅子。
被質(zhì)問的人看到她這樣,沒有和她對吵,連聲說“對不起”、“不好意思”、“沒注意”之類的迅速離開了。
這位媽媽嘴里不滿著,繼續(xù)給女兒撥菜。我看了一眼那個小女孩,和剛才事發(fā)前看起來沒有什么不同。
女兒小米糊倒是驚訝的對著我叫:“媽媽。”
我趕快回過神來,對小米糊說:“沒事兒,媽媽在呢。”
其實,我當(dāng)時真想帶女兒離開,不想小米糊看到那些不美好的事兒??嘤诓鸵呀?jīng)點好。
大約過了15分鐘,大家相安無事吃飯。
此時,有一位服務(wù)員,推著餐車在逐一收拾桌子上的殘羹和碗盤。
就在走到那對母女桌子邊時,看到這位上了年紀(jì)的服務(wù)員拿起一個幾乎吃空的碟子欲收走。
這位媽媽又是語出驚人:“你怎么搞的,沒看到還沒吃完,收什么收?手怎么那么長!”
我聽到這話,徹底顛覆對這位細(xì)心媽媽的看法,怎么每次一張口總是對人出言不遜的。
能看得出,服務(wù)員聽她這樣說話,神情露出幾分不悅,試想誰聽到這類話會心理舒服呢。你最多告訴人家,你沒吃完,先不要收走,不就可以了?何必說話這么傷人呢?
很慶幸,這位女士,今天遇到的都是比較nice的人,并沒有因她過激話語而和她對峙,但不代表每一次都會這么幸運。
㈡
我想說的是,首先,身為爸爸媽媽級的人,是不該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盛氣凌人狀態(tài),你的孩子會模仿對待其他小朋友。
而我們該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不能遇到不順心的事,大放厥詞,行為不當(dāng)會給你的孩子帶來抹不去的影響。
多做正面的示范,記得看《名人訪談》有一段采訪央視新聞主持人白巖松,大致意思是:無論工作有多累,只要回到家,他都會在孩子面前讀書,即便有時很累沒看進(jìn)去,但他認(rèn)為這種行為示范是好的,是傳遞正能量給孩子。
何況在幼兒園,在學(xué)校,都會提倡孩子們多用文明禮貌用語,孩子能做到的,做父母的更不能失責(zé)。
?、?/strong>
說來說去,就是要良好的控制自身的情緒,要知道在人情緒失控的時,無非會出現(xiàn)二種情況:一種是你做出過激行為,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另一種是你引發(fā)對方的過激行為,你成為了受害者。
就象上個月那則悍人聽聞的新聞:“武漢面館殺人事件”,起因就只是一塊錢,從而引起的口舌之爭,導(dǎo)致的殘忍血案,給雙方家庭都帶來不同程度上的不幸。
從小,我的媽媽就告訴過我: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要待人和氣,比如:傳達(dá)室大爺、公交司機、商場服務(wù)業(yè)人員、賣菜的小攤販......很多類似這些人,一定要對他們客氣一點,絕對不會錯。
你會喜歡那些在強者面前卑躬屈膝,對弱者亂發(fā)脾氣的人嗎?我想你不會。
?、?/strong>
我們每一天都在與人打著各種交道,不可能遇不到吃虧上當(dāng)?shù)氖掳伞R浅粤舜筇澗徒辉摻o國家法律處理,而不是想著通過吵一場,打一架拿回?fù)p失。
要是吃了小虧,能讓就讓,能算就算了,別放在心上,讓自己不開心。俗話說得好:“吃虧是福”,其實是有一定道理在里面的。
有一次,我們同事5人外出吃工作餐,大家肚子都好餓,有的抱怨人多,有的抱怨店家做菜不麻利,有的說那桌比我們來得晚為什么先吃上了。
這時我們當(dāng)中的小李,對著服務(wù)員說:“哥們,我們幾個今天累壞了餓了,給咱幫著催一下菜吧?給你添麻煩啦。”只見服務(wù)員爽快的說:“行行,沒事沒事。”
其實人心都是肉長的,你適當(dāng)示弱,別人反而更會照顧你。
千萬不要無時無刻的暴露出囂張撥扈,退一萬步來說,為了自身安全考慮,尤其是帶著自家寶貝出門在外的寶媽寶爸們,更應(yīng)該和氣待人才對,你說是不是呢?
所以,有時候示弱,與人客氣,是性價比最高的友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