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除了林心如和我心愛的白豆腐那美倫美奐的婚禮,還有關(guān)于“你也試試有沒有被朋友拉黑”這樣的短信。
其實我時不時也會收到這種短信,但我一般會發(fā)個問號過去表示自己還在,讓對方放心。從朋友圈刷屏的情況來看,許多人對于今次這種清除短信大規(guī)模轉(zhuǎn)發(fā)的情景,還是相當火滾的。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我從來沒有拉黑過你,也沒有必要拉黑你,你這樣來試探我,分明就是不信任我們的友誼,你叫我以后如何相信你?
其實也不能怪發(fā)短信的人無聊,在這個用點贊來表示關(guān)注的微信時代,你有沒有問過自己多久沒有給微友們點過贊了呢?既沒有點贊也沒有評論,更沒有交流,換作我也會情不自禁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jīng)被你單方面屏蔽了。
但講真,我一點也不在意別人有沒有把自己拉黑屏蔽。你拉啊,又不是被你拉黑了我的朋友圈就會因此而崩潰。被你拉黑后,說不定我會生活得更好,因為身邊又少了一個討厭自己的人。
其實以前我還是挺在意這點的。
以前的我,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一旦長時間沒看到朋友發(fā)的朋友圈,就會趕緊去翻對方的朋友圈,確認對方?jīng)]有把自己拉黑才放心。啊,真好,原來對方還把我當朋友。
有一次,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某個朋友已經(jīng)差不多一個月沒有更新朋友圈了,于是我就去翻她的朋友圈,沒想到只看到了一條黑線,心肝不由一震,頓時萬分不是滋味:自己竟然被屏蔽了?
然后我居然還跑過去問她:“親愛的,你是不是把我屏蔽啦?”
對方發(fā)了一個死笑非笑的表情過來:“沒有啊,我可能是手滑了吧。”呃,這也能手滑?滑得也太厲害了吧。
好吧,天真的我并沒有多想其中的深意,能挽回一個朋友也算是一件快樂的事吧。
后來,我又能看到她的朋友圈了,直到現(xiàn)在都還能看到,有時還會相互為對方點過贊,評論兩句,雖然沒有成為真正的好友,但也沒有因此而多了一個仇人。
也許她真的是想拉黑我,但被我注意到了,她因此而覺得我還在意她,因此回心轉(zhuǎn)意,把我留在了她的朋友圈里。
但講真,要是現(xiàn)在她再來把我拉黑屏蔽,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把她也刪除掉。時光這把刀,不但雕老了我的臉,也塑硬了我的心腸,拉黑也好,一別兩歡就罷。
我也開始明白一個道理,交朋友真的沒有必要勉強,像那種交情并不是特別深又或者跟本沒什么交情的朋友,能拉黑的,一定是對方不愿意再珍惜的。
對于這種“清空”短信的行為,我覺得這不過是弱者的所為,是一種求關(guān)注的心理。
有一種人,他們的內(nèi)心很強大,強大到除了自己和幾個特別關(guān)注的人的朋友圈,根本就不會再去留意其他人。
我有一個朋友,混得相當?shù)呐#医?jīng)常給他點贊,但他從不回贊,無論我發(fā)什么,他從來不會有任何的反應(yīng)。
我們也不算陌生人,也曾同學同桌,把酒聊天,我以為我們是朋友,看到他從不曾為我點贊,我心里竟然會難過。于是,玻璃心的我,便狠心把他屏蔽了,不讓他看自己的朋友圈。
但是,雖然他看不到我,但我每天還是能看到他在朋友圈里的狂歡。也就是說,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已經(jīng)被我屏蔽了。
很多人都說,在乎你就輸了。是的,因為不在乎,所以無論你在背后搞什么小動作,都無法傷對方的一根寒毛。倒是你自己,天天在想對方怎么樣怎么樣,搞不好還會憋成內(nèi)傷。
因為渴望得到對方的關(guān)注,所以才會那么在意,在意他為什么從不關(guān)注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已經(jīng)把自己屏蔽了;因為脆弱,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讓別人左右了自己的心情。
有些人也喜歡每隔一段時間就清理自己朋友圈。
他們會把那些很久不曾聯(lián)系的“僵尸粉”清理掉。這種行為也很正常,那些太久不聯(lián)系又或者從來不曾聯(lián)系的人,說明大家彼此都沒什么交集,于對方也沒什么存在的價值,倒不如刪掉。
其實越是喜歡清空朋友圈,就越渴望真正有效的社交,越想得到真正的朋友。這種人不是太功利就是太重感情,都希望留在朋友圈里的人,是那種真正能為自己所用的人,寂莫時的傾訴、高興時的分享、有資源還可以相互利用,最不擠還能相互點個贊,娛樂一下彼此的眼球。這些就夠了。
但關(guān)于朋友圈清粉的這個現(xiàn)象,也有人是這樣說的:
“我不會拉黑刪除任何人,能在我朋友圈里的,都是曾與我結(jié)過緣的。但如果你已經(jīng)把我拉黑了,沒有關(guān)系,我不會刪掉你,你要是想加回我,我還在這里等你。”
看看,簡直是大慈大悲觀世音,境界馬上又高了一層。
但講真,誰會不喜歡這種人呢?她就像一個寬厚慈懷的長輩,用一種無比的寬容之心,對曾經(jīng)犯過錯的浪子說,沒有關(guān)系,只要你愿意回頭,我永遠都會原諒你。
真正強大的內(nèi)心,大部分時間都是平靜如水的。這種看似沒什么原則的包容,不是因為對方太沒尊嚴和底線,恰恰是因為對方太有尊嚴——她的心已經(jīng)豐盈到不會再為身邊的瑣碎小事牽絆,也因為此更愿意原諒身邊人的一些小脾氣。
馬克思說,我們只能用愛去換取愛,用信任去換取信任。
沸洛姆也說,當人們成了愛,便不會再去尋找愛。
只有內(nèi)心變得充實豐盈,我們自然也就不會過度關(guān)注別人,整天想著有多少人把你當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