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口腔衛(wèi)生能預防心臟病。與高血壓和吸煙相比,牙齦炎和牙周病對心臟健康構成的威脅更大。中年掉牙看似平常的一件事,卻也存在著些細微的奧妙,你可知中年掉牙易導致中風嗎?就讓我一起來看一看其中的奧妙吧。
掉牙多的老年人易中風
口腔內患牙周炎和牙周膿腫的部位有大量革蘭氏陰性桿菌和鏈球菌。牙周細菌入侵人體血液系統(tǒng)后,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在反擊“入侵者”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膠狀物質,這種物質依附在血管壁上,日積月累將阻塞血管,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加速血管淤阻和心臟功能異常。這種物質如果隨血液流進大腦,就會阻礙血流,引起中風。臨床數據顯示
牙周炎患者比常人患心臟病的幾率高1。5倍,比常人患中風的幾率高出3倍。
食物碎屑、寄生菌、唾液粘性成分及脫落的上皮細胞等可混合形成牙菌斑。細菌分泌酵素及毒素,能破壞牙齒與牙周組織。牙菌斑如果鈣化成為牙結石,對牙齦及牙槽骨造成損害,最后導致牙齒脫落。牙菌斑中的細菌菌體蛋白進入發(fā)炎的齒齦與牙周組織的毛細血管里,造成靜脈血凝集,這也是心臟病發(fā)作的病理基礎。有調查顯示,掉牙多的老年人中風的風險很高。因為掉牙多的人,牙齦病一般會比較嚴重。
中年開始掉牙的男性更易中風
據了解,日本一項研究顯示:50歲左右的中年男性,不足25顆牙齒的男性,中風發(fā)病率比其他男性高57%;而只有11~16顆牙齒的男性中風發(fā)病率比其他人高74%.這告訴我們中年男性掉牙與中風存在著某些聯(lián)系。
此外,在動物實驗中也發(fā)現,用口腔的致病細菌感染實驗鼠,細菌會經血流進入心臟,引起動脈炎、心臟病。若用針對該細菌的疫苗對實驗鼠進行免疫,可以預防心臟病。這證實,口腔疾病對心血管病有直接影響。牙齦、牙周病在40歲左右是高發(fā)期,如果注意口腔衛(wèi)生,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可以恢復牙齦健康。
除了對心臟的影響外,口腔健康狀況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身體的整體健康。根據臨床治療記載和實驗室研究結果,僅牙齦炎就能誘發(fā)心臟病、糖尿病、肺炎和早產等多種疾病。
首先,牙齦炎能引發(fā)糖尿病。口腔內細菌感染會引起炎癥反應,炎癥發(fā)作時和炎癥過后機體對胰島素需要量的增加會加重II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較差的糖尿病患者患嚴重牙周炎的幾率遠遠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前者嚴重牙周炎的發(fā)病率比后者高出6倍。而在使用抗生素后三個月內血糖會得到良好控制,這說明消除牙周感染位點的細菌感染非常重要。
其次,牙齦炎能降低肺功能。寄生在口腔中的細菌通過呼吸進入肺部后,在人體免疫力減弱時,能夠導致肺炎,加重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牙周炎患者的口腔特別適于誘發(fā)肺炎的細菌生存。有的學者做過此方面的觀察,發(fā)現牙周病患者的肺功能低于正常人,并且易感染肺炎。
牙齦炎還會造成低體重新生兒及早產兒。牙周病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在眾多的牙周致病菌中梭形桿菌是唯一可以通過胎盤的,已經有學者從羊水中分離培養(yǎng)出該種細菌。另外,牙周致病菌產生的內毒素或炎癥介質均可導致炎癥。患有牙周炎的產婦生出低體重嬰兒及早產兒的幾率高于正常人。
每天關注口腔保健
鑒于口腔衛(wèi)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預防心血管疾病要從預防口腔疾病開始
第一,要保持牙齒的清潔。每餐后及睡覺前用含氟及抗牙菌斑的牙膏認刷牙,同時應用牙簽、牙線等清除牙縫隙間的殘留物和牙菌斑。此外,還可配用消炎抗感染的漱口水。
第二,至少每半年到一年請醫(yī)生檢查口腔及潔齒一次,清除牙結石,治療牙周病,這樣就能明顯減少口腔中的致病細菌,從而防止細菌和內毒素侵入血液,減少血液方面出現異常,達到預防急性心肌梗塞發(fā)生的目的。有心臟病的人要通知牙科醫(yī)生。
第三,戒煙。吸煙能增加口腔里的細菌,并增加血管壁的粘性,使細菌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加速動脈硬化。已經發(fā)生心肌梗塞的患者,要進行必要的牙科治療,特別是治療牙周炎和牙周膿腫,這樣有利于心肌梗塞的治療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