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專家給出“一生的護牙重點”
摘要:在口腔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如果齲齒充填不合理,假牙鑲得不密合,也會造成口腔內菌斑和食物殘屑不易清潔干凈,加重牙周病。
牙科專家給出“一生的護牙重點”
不疼不腫也要查牙
孩子的乳牙從胚胎第二個月開始發(fā)生,恒牙在胚胎第四個月開始發(fā)生,所以孕期母體,也就是準媽媽們的心理、生理和營養(yǎng)狀態(tài)將影響胎兒牙齒的
發(fā)育。同時,妊娠時體內的雌性激素和孕酮水平明顯升高,容易發(fā)生齲病與牙齦炎,應特別注意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并選擇適當的治療時機。一般來說,妊娠期前3個月為易流產時期,此時做口腔醫(yī)療一般僅限于處理急癥,應避免X線照射??稍谌焉镏衅谥委燒x病,避免因劇烈牙痛而誘發(fā)流產和
早產。
需要提醒的是,口腔檢查是準媽媽容易忽視的產前檢查,一旦發(fā)生病變,會危及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建議在準備懷孕前,即使牙齒不疼不腫,也應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和保健,包括及時治療有病變的牙齒;做一次全口潔牙,以去除牙石、牙菌斑及色素等;治療牙周疾病;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齒、反復發(fā)炎的阻生
智齒或殘根、殘冠,以免后患;拆除不良修復體;修復缺失牙,以恢復咀嚼功能。
最后,準媽媽應了解一些兒童乳牙的生長、發(fā)育、礦化及萌出情況,常見兒童口腔病的預防方法,不同年齡時期兒童口腔護理知識等,讓寶寶自出生后就能受到適當的口腔護理。
護好六齡齒最重要
兒童6歲左右除了前牙替換外,在乳牙磨牙的后面會長出新的恒磨牙,即“六齡齒”。由于其位置隱蔽,往往被忽視。臨床上,孩子換牙期發(fā)生的“六齡齒”齲壞,甚至波及牙髓牙根出現炎癥、牙髓壞死及牙痛的情況非常多見。
“六齡齒”咬合面的面積是最大的,窩溝點隙復雜,它在萌出時咬合面部分被牙齦瓣覆蓋的時間長,牙面上很容易滯留細菌和食物殘渣,萌出后到達咬合平面與上牙接觸的時間長,無法靠咀嚼運動自潔牙面。加上孩子的護齒意識弱,造成齲壞進展很快。所以一旦發(fā)生齲壞,甚至繼發(fā)牙髓、尖周炎,最終導致殘冠、殘根、失牙時,對咀嚼功能、頜面部骨組織和軟組織的生長發(fā)育、正常恒牙咬合建立的危害,遠比別的恒牙要嚴重得多。
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換牙期,每3至6個月進行必要的口腔檢查,及早治療乳、恒牙疾患,在口腔衛(wèi)生、飲食等方面予以關注。最好到指定醫(yī)療機構給孩子做“六齡齒”的窩溝封閉,就是在它的表面窩溝點隙涂一層樹脂材料,使殘渣和菌斑不易堆積,以減少它的齲壞發(fā)病幾率。
牙不齊最好戴牙套
牙齒畸形包括很多類型,如常說的齙牙、地包天、牙齒擁擠等,不僅影響青少年的口腔正常功能,還影響了孩子們的容貌,讓他們產生自卑心理。因此,青少年時期的護牙重點首先是做好防護。比如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治療齲齒,避免因乳牙早失或滯留導致恒牙替換障礙;避免吃的食物過細,牙槽骨得不到足夠刺激,頜骨生長受到限制。
其次,已出現影響生長發(fā)育的骨性問題及妨礙頜、面正常功能的錯牙合畸形,需早期進行矯治(3~5歲),將牙合頜的發(fā)育導向正常,如“地包天”、咬唇、吮指等。最后,無骨性問題的錯牙合畸形,最佳矯治年齡在11~12歲,方法主要有固定矯治器及功能性活動矯治器。固定矯治器是通過連結在每個牙面上的托槽及固定器上的弓絲,對牙齒進行移動,使其排列整齊;功能性活動矯治器是一種活動的矯正裝置,利用青少年頜面部生長發(fā)育潛力,對異常進行調整。
牙周炎是最大隱患
調查發(fā)現,我國70%的成人都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且就醫(yī)率非常低,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口腔防護意識較差。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平時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會導致牙菌斑和牙石堆積。一些全身因素如
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等會造成全身抵抗力下降,也會促進牙周疾病的發(fā)生。另外,在口腔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如果齲齒充填不合理,假牙鑲得不密合,也會造成口腔內菌斑和食物殘屑不易清潔干凈,加重牙周病。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兩個階段,牙齦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往往發(fā)展成牙周炎。刷牙出血是牙周疾病的典型癥狀。發(fā)生牙齦炎時,牙齦邊緣會呈現鮮紅色或紫紅色,有時還會出現糜爛。一旦觸碰牙齦,便會流血,同時還伴有明顯的口臭。此時牙齦腫脹,失去彈性,更易出血,牙齦與牙齒分離。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還會導致咀嚼無力,
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認真潔牙是預防牙齦炎和牙周炎的關鍵。要養(yǎng)成良好的刷牙習慣與正確的方法,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和飯后漱口。如果牙縫大,或不易刷到,要通過牙線清潔。牙周病患者一經確診就要積極治療,并通過持之以恒的口腔保健來保持療效,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