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菌斑的危害有哪些
摘要: 牙菌斑是很常見的口腔疾病,是指粘附于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的微生物群。組成牙菌斑的主要成份是細菌、細胞間物質、少量白細胞、脫落上皮細胞和食物殘屑等。牙菌斑中的細菌會和殘留在口腔中的食物發(fā)生反應產酸,從而損害牙釉質,形成蛀牙和牙齦炎,并最終導致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牙菌斑是很常見的口腔疾病,是指粘附于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的微生物群。組成牙菌斑的主要成份是細菌、細胞間物質、少量白細胞、脫落上皮細胞和食物殘屑等。牙菌斑中的細菌會和殘留在口腔中的食物發(fā)生反應產酸,從而損害牙釉質,形成蛀牙和牙齦炎,并最終導致牙齒松動甚至脫落。除了導致牙病,牙菌斑還與全身很多疾病有關,如心腦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的疾病,以及早產兒和低體重出生兒有密切關系。
牙菌斑可通過3種途徑引發(fā)全身疾?。?/strong>
1.直接進入臨近組織或器官
研究發(fā)現(xiàn),牙菌斑是幽門螺桿菌的貯存庫,有大量的幽門螺桿菌在此儲存。幽門螺桿菌可經口腔進入胃部,在胃部“定居”下來并繁殖壯大,引發(fā)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牙周炎患者的齦下菌斑包含大量厭氧菌,可在特定條件下被吸入下呼吸道,在支氣管末端和肺泡上皮定植,誘發(fā)肺炎。
2.進入血液循環(huán)引發(fā)菌血癥
引起人類牙根尖周病的細菌種類有200余種,而引起牙周病的細菌種類有500種。研究表明,在拔牙、根管治療、牙周手術和根面刮治等操作當天內,部分細菌便可從感染部位到達心臟、肺部及周圍毛細血管系統(tǒng)。當人體免疫功能正常時,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細菌在30分鐘內即被清除,并不引起臨床癥狀,僅有少數(shù)人出現(xiàn)1~2小時的低熱和不適感;但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進入血液循環(huán)中的細菌就會導致感染,引發(fā)全身疾病,如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急性細菌性心肌炎、腦膿腫、鼻竇炎、肺膿腫、咽峽炎、眼眶蜂窩織炎、皮膚潰瘍及骨髓炎等。
3.細菌代謝產物擴散引起全身疾病
牙菌斑的主要成份是細菌,這些細菌代謝的毒性產物可成為全身疾病的病原因子,直接刺激和破壞機體組織,也可引起組織局部免疫反應,造成組織損傷。如慢性腦膜炎、腦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持續(xù)性發(fā)熱、特發(fā)三叉神經痛、毒素休克綜合征、系統(tǒng)性粒細胞缺失、妊娠異常、低體重新生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