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方法:取穴道時要讓患者采用正坐或仰臥、仰靠的姿勢,下關穴位于頭部側面,耳前一橫指,顴弓下陷處,張口時隆起,閉口取穴。
牙痛"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605/20160502112257468.jpg" />
下關穴的主治病征為:牙痛、三叉神經(jīng)痛、張嘴困難、口眼歪斜、顳頜關節(jié)炎等。
〖取穴方法〗位于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解剖〗當顴弓下緣,皮下有腮腺,為咬肌起始部;有面橫動、靜脈,最深層為上頜動、靜脈;正當面神經(jīng)顴眶支及耳顳神經(jīng)分支,最深層為下頜神經(jīng)。
〖人體穴位配伍〗配翳風穴治耳疾。
〖刺灸法〗直刺0.5~1寸。
〖附注〗足陽明、足少陽經(jīng)交會穴。
〖穴義〗胃經(jīng)提供頭部的氣血物質在此分清降濁。
〖名解〗
下,指本穴調節(jié)的氣血物質為屬陰、屬下的濁重水濕。關,關卡。該穴名意指本穴對胃經(jīng)上輸頭部的氣血物質中陰濁部分有關卡作用。
本穴物質為頰車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上行至本穴后,水濕之氣中的濁重部分冷降歸地,本穴如有對上輸頭部的氣血精微嚴格把關的作用,故名。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guī)律〗滯重的水濕部分由天部沉降至地部,輕質的陽氣循經(jīng)上傳頭維穴。
〖功能作用〗胃經(jīng)氣血在此分清降濁。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