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包蟲病別名:肺包蟲囊腫
大部分無并發(fā)平的肺包蟲病診斷不難,主要根據①曾在流行地區(qū)居住,有犬、羊等動物接觸史。②包蟲病的X線表現較典型,可見單發(fā)或多發(fā)邊緣銳利的囊腫陰影。③實驗室檢查:嗜酸性粒細胞增加,常在5%~10%左右,甚至可高達20%~30%,直接0.15~0.3)×109/L。有時咳出物或胸水中能查到囊腫碎片及囊、頭節(jié)或小鉤。④其他診斷方法包括包蟲皮內試驗(Casoni試驗),包蟲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集試驗等免疫方法。
目前對肺內塊狀陰影在X線或超聲導引下經皮或經纖支鏡穿刺取活檢或細胞學檢查的不少,但需注意,疑為包蟲囊腫的忌行囊腫穿刺,以免引致囊液外溢,產生過敏4反應或包蟲病播散等嚴重并發(fā)癥。
肺包蟲病的病理改變除囊腫本身外,主要是巨大囊腫對肺的機械性壓迫,,使周圍肺組織萎縮、纖維化或有淤血、炎癥發(fā)生。>5cm的囊腫即可使支氣管移位、管腔狹窄,或使支氣管軟骨壞死,進而破入支氣管。表淺的肺包蟲囊腫可引起反應性胸膜炎,巨大的囊腫還可能破入胸腔,大量頭節(jié)外溢,形成許多繼發(fā)性包蟲囊腫。位于中心的囊腫偶有侵蝕、穿破大血管致大出血和。少數包蟲囊腫有鈣化。如囊腫破向細支氣管,空氣進入內囊外囊之間,可形成多種X線征。已有感染或破裂的的囊腫可合并胸腔及縱隔膿腫或膿胸,肝包蟲囊腫破裂后可能與胸腔或肺、支氣管相通,形成肺包蟲囊腫-膽管-支氣管瘺。
根據我國1950~1985大組病例分析,肺包蟲病占人體包蟲病的14.81%(2408/16258),男多于女(約2:1),兒童占25%~30%,40歲以下的占大多數,年齡最小1~2歲,最大60~70歲。
由感染至出現癥狀一般間隔3~4年,甚至一、二十年。癥狀因囊腫大小、數目、部位及有無并發(fā)癥面不同,早期囊腫小,一般無明顯癥狀,常經體檢或在因其他疾病胸透時發(fā)現。囊腫增大引起壓迫或并發(fā)炎癥時,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癥狀。巨大囊腫或位于肺門附近的,可能有呼吸困難。如食管受壓,有吞咽困難。側見肺尖部囊腫壓迫臂叢和頸交感神經節(jié),引起Pancoast 綜合征(患側肩、臂疼痛)及Horner征(一側眼瞼下垂,皮膚潮紅不出汗)。如囊腫破入支氣管,囊液量大的,有窒息危險,子囊及頭節(jié)外溢,能形成多個新囊腫?;颊叱0橛羞^敏反應,如皮膚潮紅、蕁麻疹和喘息,嚴重的可休克。囊腫破裂感染的,有發(fā)燒、咳黃痰等肺部炎癥及肺膿腫癥狀。少數囊腫破入胸腔,有發(fā)燒、胸痛氣短及過敏反應。
多數患者無明顯陽性體征,囊腫較大的可致縱隔移位,在小孩可能出現胸廓畸形?;紓冗翟\濁音,呼吸弱,有胸膜炎或膿胸的則有相應體征。
肺包蟲囊葉主要應與肺膿腫、空洞型肺結核、肺大泡合并感染及先天性周圍型肺囊腫鑒別。肺膿腫臨床表現較重,CT上膿腫周圍肺紋理反應明顯,壁厚薄不均,且見不到囊內花邊樣改變??斩葱头谓Y核一般較小,周圍可見衛(wèi)星灶;且有播散病灶。肺大泡合并感染可見液平,壁菲薄均勻,直徑較小。周圍型肺囊腫可見液平,壁薄均勻,常合并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
肺包蟲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肺包蟲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肺包蟲病找醫(yī)生
更多 >肺包蟲病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江蘇省常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常熟市 三級乙等
- 淄川區(qū)醫(yī)院 淄川區(qū) 二級甲等
-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yī)院 拱墅區(qū) 三級甲等
-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上城區(qū) 三級甲等
-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鼓樓區(qū)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