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概述
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PTCD)主要有針對三方面對深度阻塞性黃疸進行非手術減黃;對急性重癥膽管炎可進行緊急膽道減壓引流;對不能手術治療的膽管癌等引起的阻塞性黃疸可行姑息性治療。根據造影結果,選擇一較粗、直、水平方向的膽管,備作內引流插管用。
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正常值
梗阻部位以上的淤積膽汁引流出體外。可減壓、減黃,緩解癥狀,改善全身情況,進行擇期手術,增加手術安全性,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
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梗阻部位以上的淤積膽汁沒有引流出體外。
需要檢查人群
1.晚期腫瘤引起的惡性膽道梗阻。
2.深度黃疸病人的術前準備。
3.急性膽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行急癥膽道減壓引流,使急癥手術轉為擇期手術。
4.良性膽道狹窄,經多次膽道修補,膽道重建及膽腸吻合口狹窄等。
5.通過引流管行化療、放療、溶石、細胞學檢查及經皮行纖維膽道鏡取石等。
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檢查方法
1.術前準備及穿刺方法及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
2.先用22號細針作PTC造影,以確定病變部位和性質。
3.根據造影結果,選擇一較粗、直、水平方向的膽管,備作內引流插管用。
4.另從右側腋中線第8肋間作穿刺點,局麻后用尖刀在皮膚上戳一小口。囑病人暫停呼吸,在電視監(jiān)視下將粗針迅速刺入預先選好的膽管,有進入膽管的突破感后,拔出針芯,待膽汁順利流出后插入導絲,不斷旋轉和變換方向,使導絲通過梗阻端或狹窄段進入遠端膽管或十二指腸,退出穿刺針,用擴張管擴張通道后,將多側孔導管隨導絲通過梗阻端或狹窄段,使導管的側孔位于梗阻端或狹窄段之上、下方,固定導管,膽汁從導管內順利流出后,注入造影劑拍片。
5.引流一周后,再造影,以觀察導管位置和引流效果。
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引流一周后,再造影,以觀察導管位置和引流效果。
檢查時禁忌:
1.為確保插管成功,可將穿刺針的針尾向頭側傾斜10°~15°,使針尖進入膽管后略向下傾斜,便于導絲沿膽管順利向下,進入狹窄的遠端或十二指腸,如平行進入或針尖向上,導絲易碰到對側管壁而卷曲或導絲向上并可進入左側肝管。
2.雖然PTC顯示膽道梗阻,但有時導絲仍可通過梗阻端進入十二指腸,如導管不能通過梗阻時,可先行近端引流5~7日,使膽道內感染引起的炎性水腫消退后再插入導絲和導管到梗阻遠端。
3.應防止引流導管脫落和阻塞,每日用5~10ml生理鹽水沖洗1~2次,每3日更換導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