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大米,炒焦之后竟然是寶寶腹瀉、便秘、積食、消化不良的克星!
大家都知道大米位于五谷之首,據《本草綱目》記載大米性甘味平,具有健脾養(yǎng)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之功效。大米炒成焦黃色,米里所含的淀粉也就被破壞了,分解變成了活性碳了。
而活性碳可以吸潮氣,吸異味,吸污垢,將大米炒焦開水沖泡給寶寶喝,被炒焦的部分能健脾祛濕能吸附腸粘膜上的有害物質,使之排出體外。
炒焦米
1、取適量大米(大米的量根據個人情況,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星期的量),大米不需要任何的沖洗。
2、鍋燒熱倒入大米(可以放一點點油,防止粘鍋,如果本身就是不粘鍋,就不需要了)。
3、先大火翻炒2分鐘,在轉小火翻炒(一定要不停的翻炒,防止炒焦。
4、炒制焦黃色關火,不要著急盛出焦米,利用鍋的余溫,讓焦米繼續(xù)加熱一會。
5、取出適量沖泡吧,一定要剛剛燒開的沸水,喝完了焦米水,米也是可以給寶寶吃的(剩下的用密封罐裝好,下次再沖)。
炒焦米的方法真的很簡單,而且焦米真的是好東西,可生津止渴,刺激口腔粘膜,促進口內生津,并加速胃壁收縮,促進胃的幽門啟開,使水加快流入小腸被人體吸收,滿足各組織和器官的需要。
焦米粥
【功效】健脾祛濕,對消化不良、腹瀉、便秘均有效果。
【適用人群】6個月以上添加輔食的寶寶,及成人。
【焦米粥的做法】
可以取一半焦米一半大米或小米煮粥。味道香香的,寶寶很愛吃喲!可以經常做給寶寶吃。
成人當然也可以喝焦米粥啦,外出應酬吃的油膩,回家就熬上一晚焦米粥吧,健脾消食必備良品!
焦米還有一個妙用:寶寶腹瀉拉肚的時候熬焦米湯還可以快速止瀉,媽媽們學起來吧,很簡單的。
【溫馨提示】
1、炒焦米,一次可以炒出一星期的量,裝進密封盒中放入冰箱保存,要煮時再取出需要的份量即可。
2、干吃雖然香香的很好吃,卻容易上火,最好熬粥給寶寶喝。
小孩子經常腹瀉,這時媽媽用粳米一小把,放火上炒熟發(fā)焦黃色,和一小把茶葉、紅糖放一起熬,熬成紅糖茶葉粥,晾涼服用。連吃三天,就止住了腹瀉。
腹瀉是小兒常見病,由于嬰幼兒的器官尚未發(fā)育成熟,消化酶和消化液分泌較少,加之病毒、細菌、寄生蟲、真菌等入侵,容易引起腹瀉。氣候變化,小兒腹部易受涼則腸蠕動增加,若天氣過熱則消化液分泌減少,都可誘發(fā)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腹瀉。
中醫(yī)認為,小兒腹瀉主要病變部位在脾胃,其病理是由“濕”所致。小兒臟腑嬌嫩,易為外邪所侵,導致腹瀉。中醫(yī)將小兒腹瀉歸為傷食型、濕熱型、寒濕型、脾虛型以及脾腎陽虛型。由于調護失宣、飲食失節(jié)、過食生冷或肥甘厚味、營養(yǎng)過剩,皆損傷脾胃。脾傷則運化失司,胃傷則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內停,清濁不分,并走大腸,故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