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jīng)性耳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神經(jīng)性耳鳴的原因有很多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周圍的環(huán)境、接觸一些化學藥物等等,都是患者造成神經(jīng)性耳鳴的原因。下面我們來做具體的介紹,希望廣大朋友在了解后能有效的預防。
1、身體虛弱、高血壓或低血壓、貧血:由于血管壁張力不足,局部供血差也可引起耳鳴。
2、神經(jīng)衰弱性耳鳴:其特點是耳鳴的高音與低音調(diào)不恒定,多有兩側(cè)性,常伴有頭痛、頭昏、失眠等癥狀。三、耳部疾患引起的耳鳴:多有耳病史,如耵聹栓塞、耳流膿等。鼻炎往往因咽鼓膜炎癥而發(fā)生鼓膜凹陷導致耳鳴,鼻炎治愈后,耳鳴會隨之消失。
3、藥物過敏或中毒造成耳鳴:這是由于聽神經(jīng)在內(nèi)耳道外側(cè)沒有鞘膜包裹,又暴露于蛛網(wǎng)膜下腔內(nèi),因此屏障作用較差,易為毒素和藥物損害,出現(xiàn)耳鳴和耳聾。
4、頸部疾患引起的耳鳴:頸部腫瘤或頸部疾患壓迫頸動脈時,可以引起同側(cè)的耳鳴,此種耳鳴的特點為持續(xù)性、低音調(diào),同時隨著體位改變,耳鳴程度可有變化。
下面就介紹耳鳴的家庭自我療法:
1、點按耳穴法
用拇指或中指點按耳前三穴(耳門、聽宮、聽會)、耳后翳風、風池等穴,用力至局部穴位有酸脹感,每穴30秒。
2、梳頭抹耳法
雙手十指由前發(fā)際向后梳頭,梳到頭后部時兩掌心貼住耳郭后部,兩手分別向左右兩側(cè)抹耳郭至面頰為1次,連續(xù)梳抹幾十次。
3、掩耳鳴鼓法
兩掌心分別掩住左右耳,使耳道與外界空氣隔離,手指置于后腦部,以食指肚按壓中指背面,使食指從中指上滑下,以此彈擊后頸發(fā)際處,可聽到咚咚之聲,如擊天鼓,也叫鳴天鼓,共擊幾十次。
4、掌心震耳法
雙手搓熱,雙掌心分別貼緊雙耳,再突然松開,聽到“叭”的一聲,起到震耳的作用,共幾十次。
5、過頂提耳法
先將右臂彎曲過頭頂,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拉幾十次;再換左手提拉右耳,也拉幾十次。
6、雙手拉耳法
雙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拇指在后,食指彎曲在前,共拉幾十次。然后兩手的食指、中指叉開,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耳根,一上一下為1次,共搓幾十次。
上面這六種預防耳鳴的防治法,是專家們通過多次實踐后證實確實行之有效的。希望大家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多注意,早晚起床后,各做一次,每次時長約為10-15分鐘。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了,耳鳴疾病就不會找我們的麻煩。
(實習編輯:譚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