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狀體鐵質沉著
晶狀體鐵質沉著
鐵是最常見的眼內異物,在晶體內的異物可形成局限性白內障,如果鐵異物很小,可在晶體內存在多年而無明顯的反應,鐵在眼內能氧化,并逐漸在眼內擴散,形成眼球鐵銹沉著癥,包括角膜,虹膜,晶狀體,視網膜的鐵銹沉著,最終導致失明,眼球的鐵銹沉著與眼內異物的大小和位置有關,較大的和眼后部鐵異物容易向眼后節(jié)游移。 初期晶體前囊下有細小棕黃色小點,后期在前囊下有棕色的鐵銹斑,初期必須擴大瞳孔后始可查見,晚期晶體纖維變性,逐漸發(fā)展為全白內障,最終晶體卷縮,或者由于懸韌帶變性造成晶體脫位,鐵銹沉著癥之所以有白內障發(fā)生,是由于晶體上皮細胞吸收鐵后變性,新的纖維生長受阻,此時即便摘除白內障,視力也不能很快恢復。 晶狀體鐵銹沉著癥是外傷性白內障的一種臨床癥狀。直接或間接性機械損傷作用于晶狀體,可使其產生混濁性改變,稱作外傷性白內障(traumatic cataract)。患者多見于兒童、青壯年男性和戰(zhàn)士。常見的有三種類型,即鈍挫傷、爆炸傷和眼球穿通傷所引起的白內障。由于致傷的因素和局部的表現(xiàn)不同,本病有多種名稱。大多數病例可述及明顯的外傷史,然而切不可忽視“否認外傷史”的外傷性白內障,尤其在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