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納米銀的抗菌特性,其被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方面,然而,隨之而來的環(huán)境與健康風險也日益受到關注。目前缺乏對納米銀在亞致死濃度下暴露的生物學效應的認識,納米銀在低劑量暴露下影響的細胞能量代謝屬于空白領域。
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環(huán)境化學與生態(tài)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思金研究組在納米銀改變細胞能量代謝方式及其作用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fā)表在美國化學會雜志ACSNano(ACSNano,2014,DOI:10.1021/nn500719m)上。
劉思金研究組發(fā)現(xiàn)低劑量暴露下納米銀改變了細胞能量代謝方式。非毒性濃度納米銀暴露可導致細胞內ATP的產(chǎn)生減少和呼吸鏈的功能減弱,而細胞能量代謝方式被迫由氧化磷酸化為主的有氧代謝轉變?yōu)闊o氧糖酵解,以維持細胞生存的能量需求;機制研究方面,納米銀改變了能量代謝調控因子PGC-1α的含量及一些能量代謝相關基因(如PFKFB3和PDHA1)的表達,這些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細胞能量代謝方式的轉變。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非毒性劑量納米銀誘導了線粒體膜電位的去極化和呼吸鏈復合體活性的降低,這也是導致細胞能量代謝方式改變的機制之一。這項研究工作對揭示納米銀的生物學效應及環(huán)境健康風險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973”項目和基金委自然基金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