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知的維生素D至少有10種,但最重要的是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
維生素D3(膽鈣化醇)是維生素D的一種,被證明是維生素D在體內的真正活性形式。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被看作是一種作用于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系,所以又叫“陽光維生素”。目前已知的維生素D至少有10種,但最重要的是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
這里我們主要談一下維生素D3。它主要是由人體自身合成的,人體的皮膚含有一種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后就變成了維生素D3。所以,如果孩子能充分接受陽光直射皮膚4~6小時以上的話,自身合成的維生素D3,就基本上能滿足。但是空氣的污染、各地天氣變化等問題的影響下,各國人群接受日照的時間都在減少,并且很多國家明確規(guī)定要限制接受日照的時間,因此全世界范圍內維生素D均呈現廣泛缺乏的現象。還需要考慮的有,紫外線照射可能帶來的皮膚癌上升等問題。
維生素D3有以下生理功能:
1.提高機體對鈣、磷的吸收,使血漿鈣和血漿磷的水平達到飽和程度。
2.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促進牙齒健全;
3.通過腸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過腎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維持血液中檸檬酸鹽的正常水平;
5.防止氨基酸通過腎臟損失。
國際對維生素D的大量深入研究顯示:維生素D不再被認為是僅僅用于預防兒童佝僂病的營養(yǎng)必需品。維生素D對健康的意義被更加廣泛的認知,并在大量臨床試驗中得到證實,這其中包括:
1.降低常見癌癥的發(fā)生率,如乳腺癌、肺癌、結腸癌等;
2.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壓和感染性疾病等;
3.維生素D調節(jié)胎盤的發(fā)育和功能,這表明孕婦維持較好的維生素D水平可預防如流產,先兆子癇,和早產等妊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4.宮內及嬰幼兒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可降低1型糖尿病,哮喘與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率。
總的來說,維生素D缺乏的治療和預防對于所有人群,尤其是婦女兒童的整體健康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