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減輕胰島負擔,達到并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減少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飲食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科學飲食并不是要求病友餓肚子,或放棄喜歡的食物,我們只需要合理安排每日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就能享受健康美食。
飲食管理的原則是控制總熱量,維持體重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均衡飲食,食物種類多樣化,規(guī)律進食。
科學飲食,應(yīng)遵循飲食3步曲: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
第一步:吃多少?
每日總熱量的攝入與性別、年齡、理想體重、活動量有關(guān)。需計算標準體重,確定自己體型是否肥胖、正常還是消瘦。
指標
性別
理想體重
(千克)
目前體重狀況(%)
肥胖
正常
消瘦
女性
實際身高(cm)-105
[(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超過理想體重20%
理想體重上下10%范圍
低于理想體重20%
男性
案例分享:張先生,男,54歲,教師,身高170cm,體重80千克,2型糖尿病,建議進行飲食治療。按照上表,張先生的理想體重為170-105=65千克;目前的體重狀況:[(80-65)/65]*100%=23%,超過理想體重20%,屬于肥胖。其次計算總熱量,每天所需的熱量=理想體重*熱量級別(如下表所示)。張先生是教師,屬于輕體力勞動,肥胖體型,每天每公斤標準體重所需熱量為20~25千卡,所需總熱量為65*(20~25)=1300~1625千卡。
“1”每天1斤蔬菜;“2”每餐2兩主食;“3”每天不超過3湯匙植物油;“4”每天4兩水果;“5”每天5份蛋白質(zhì)(包括1兩魚,1兩肉,1個雞蛋,1袋牛奶,1份豆制品);“6”每天不超過6克鹽;“7”每天不少于7杯水。
糧食為基礎(chǔ),蔬菜水果不可缺,多吃纖維素、維生素多的食物
全天熱量
所占百分比
蛋白質(zhì)
15~20%
脂肪
25~35%
碳水化合物
50~60%
第三步:怎么吃?
物種豐富,粗細搭配,少食多餐,一日3~6餐,定時定量,富含膳食纖維,低脂少油,少糖少鹽,限制飲酒,堅決戒煙。
常見飲食治療小技巧:
食物烹調(diào)方法以燉、煮、清蒸、燴、涼拌為佳,避免煎、炸、過油紅燒。
每日食鹽不超過6克,約500ml礦泉水1瓶蓋。別忽視了醬油、辣醬等含鹽量??捎么住幟手嬲{(diào)味品。
糖尿病在控制熱量期間感到饑餓感,可適量多吃一些低熱量、高容積的食物如25克大米可以換成100克山芋或200克玉米棒或500克南瓜。
當血糖控制平穩(wěn),可在兩餐之間進食適量的水果如:蘋果、梨子、柚子、草莓等含糖量較低的水果。
常見的飲食治療誤區(qū):
不吃主食,血糖就不會升高
碳水化合物只是比蛋白質(zhì)和脂肪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并不代表蛋白質(zhì)和脂肪不會導(dǎo)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
需要減少大米的量,同時可加一些雜糧和蔬菜進去,如小米、燕麥、菜葉等。熬粥時間不要過長,以免煮的過爛引起血糖迅速上升。
無糖食品可以隨便吃
無糖食品只是用甜味劑取代了蔗糖、果糖等作為添加劑,但仍然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仍然可以升高血糖。
糖尿病病人飯吃得越少越好
糖尿病飲食不是饑餓飲食,必須要滿足機體日常生活所需能量。單純靠饑餓來降低血糖還會引起嚴重的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比如低血糖、酮癥酸中毒。
雜糧含糖量低,可以多吃
雜糧的含糖量不低,1兩綠豆或1兩老玉米含糖量近似于于1兩米。所以,雜糧可以吃,也要控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