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后,早晚愈見涼爽。“燥是秋季的主氣,人們常說秋燥,自古有‘燥易傷肺’之說。所以進入立秋后很多人容易出現(xiàn)肺部疾病,因此,肺部的養(yǎng)生保健就顯得相當重要。”吉林大學醫(yī)大二院中醫(yī)科大夫告訴大家:
秋季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原則,多食芝麻、核桃、鮮藕、蜂蜜、梨、百合、銀耳、綠豆、柿子等滋陰潤肺養(yǎng)血的食物。“體質(zhì)不同,養(yǎng)肺的方法也略有差別。”飲食調(diào)補是養(yǎng)肺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為此,大夫著重推薦了幾種公認效果不錯的養(yǎng)肺食物,以供參考。
水
干燥的秋天使人的皮膚日蒸發(fā)的水量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是秋季養(yǎng)肺的重要措施之一。補水原則為多次少飲,最好在清晨和晚上臨睡之前各飲200毫升,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每天總量約2000毫升左右,這樣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梨
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葡萄
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jīng)常食用,對神經(jīng)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
大棗
養(yǎng)胃和脾、益氣生津,中醫(y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干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癥,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柑橘
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熱病后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癥,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甘蔗
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yǎng)之佳品,中醫(yī)常把它作清涼生津劑,用于治療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jié)、高燒煩渴等癥。
柿子
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癥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干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癥。
百合
熟食或煎湯,可治療肺癆久咳、咳唾痰血、干咳咽痛等癥。
蘿卜
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痰稠等癥;若與甘蔗、梨、蓮藕等榨汁同飲,效果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一定要適量。新鮮水果含糖量較高,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須慎食。大夫在此提醒:“對秋燥癥狀明顯的人,可以選用甘寒滋潤的藥物做成藥粥或藥膏進補,來達到潤肺的目的。”此類常用藥物有西洋參、燕窩、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百合等;同時還有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粥、雪梨川貝冰糖羹、麥門冬粥、貝梨膏、二冬膏、八仙膏等,它們都具有良好的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潤肺止嗽,化痰定喘。用于咳嗽痰盛,氣促作喘,胸膈不暢,口苦咽干,喉痛音啞,久嗽失眠。
健客價: ¥17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消喝。
健客價: ¥13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健客價: ¥6.9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咳血,眩暈耳鳴,腰膝痠軟,消渴。
健客價: ¥6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健客價: ¥15.5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健客價: ¥12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健客價: ¥13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健客價: ¥14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健客價: ¥16補腎培元,滋陰養(yǎng)肺。適用于肺腎氣虛型高脂血癥,慢性支氣管炎恢復期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80補脾;養(yǎng)肺;固腎;益精。主脾虛泄瀉;食少浮腫;肺虛咳喘;消渴;遺精;帶下;腎虛尿頻;外用治癰腫;瘰疬。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健客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