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C肽水平可以準確反映患者胰島素的分泌狀況。
來自Benaroya研究所的WeiHao醫(yī)生和同事一直致力于揭示1型糖尿病患者的殘余胰島素素分泌的自然過程。該研究所納入的患者均為4年前新診患者。共收集了407例患者的數(shù)據(jù)。
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這4年的隨訪期中,刺激性C肽(stimulatedC-peptide)水平≥0.2nmol/L的患者比例下降,可檢測型C肽水平≥0.017nmol/L的患者比例下降,這種變化受年齡的影響。4年之后,只有5%的患者的C肽水平維持研究開始時的水平。隨著診斷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增長,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HbA1c))或胰島素之間的水平變化各異。年齡和診斷時間也同樣影響患者的臨床參數(shù),比如胰島素校正的HbA1c(IDAA1C)和IDAA1C與C肽之間的水平關(guān)系。
研究者寫道:“目前的1型糖尿病臨床試驗應(yīng)該繼續(xù)使用C肽作為胰腺β細胞分泌功能的主要研究目標,長期的隨訪可能會提供更加強有力的證據(jù)證明不同治療方法在保護β細胞功能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