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人的花斑癬
摘要:本病的病原菌是一種球形馬拉色菌,因其菌體的不溶部位含有脂酶,以鑲嵌形式存在于富含葡萄糖的細胞壁和細胞膜系統(tǒng)。此菌主要存在于正常人體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前胸,頭,頸部等。
花斑癬,很好聽的病名,雖然這種皮膚病對人們生活和工作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會影響人的外部美觀,少數會伴有輕度脫屑和瘙癢。
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困擾,那么,它究竟是一種什么病呢?
花斑癬,又名汗斑或花斑糠疹,是一種皮膚淺表角質層的慢性真菌病。
本病的病原菌是一種球形馬拉色菌,因其菌體的不溶部位含有脂酶,以鑲嵌形式存在于富含葡萄糖的細胞壁和細胞膜系統(tǒng)。此菌主要存在于正常人體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前胸,頭,頸部等。條件合適時發(fā)病,是一種條件致病菌。而且,它是一種皮膚淺部真菌病。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國家發(fā)病率較高,溫帶次之。我國南方發(fā)病率比北方高。
花斑癬的癥狀
本病大多數無癥狀,少數在炎熱夏季,體力勞動,多汗或曬太陽后有輕到中度瘙癢。男女均可發(fā)病,一般男多于女。炎熱夏季病情加重,冬涼季節(jié)減輕,甚至不治而愈,第二年復發(fā),個別患者終年存在,呈慢性經過。
皮損多呈彌漫性對稱性分布或多部位發(fā)病,大小形狀不一,多表現(xiàn)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斑疹,多呈淡白斑,也可呈粉紅色,黃棕色甚至灰黑色。表面覆蓋薄薄的糠狀鱗屑,反光性強。個別患者的皮損從毛囊口發(fā)病,沿毛囊分布,呈扁平丘疹,上覆蓋鱗屑,有些患者皮損多種顏色并存,呈花斑狀,故名花斑癬。
花斑癬會傳染嗎?
馬拉色菌是正常皮膚的腐生菌,在高溫高濕、局部多脂多汗、衛(wèi)生條件不佳等情況下,糠秋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轉化為菌絲型方可致病。所以,對于正常免疫狀態(tài)的人群是不具備傳染性的。
對于大多數花斑癬患者來說,經過治療是能夠得到康復的,但也存在治療失敗及皮損復發(fā)的情況。如果出現(xiàn)這類情況,也不要失去信心,可以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合理治療方案,避免亂用
藥物造成皮膚損傷。